首页 > 2025年仙桃新闻

乡村焕新颜村民绽笑颜——记省级担当作为“好支书”郑场镇贾窑村党支部书记潘方兵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来源:仙桃日报

  8月末,秋意初萌。和往常一样,郑场镇贾窑村党支部书记潘方兵早早来到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里事务多,操心的事也不少。”话语间,村民郑敬娥给潘方兵打来电话,咨询办理房子不动产证所需手续。

  村民打电话咨询是常态,潘方兵从不推脱。一上午,他的手机不间断响起。“大家打电话给我,是一种信任。他们都知道我的电话号码,有事可以直接联系。”潘方兵说。

  返乡9年,潘方兵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前不久,省委组织部对选树的全省100名担当作为“好支书”进行通报表扬,仙桃共有3人入选,潘方兵名列其中。这份荣誉背后,见证着潘方兵一步一个的奋斗脚印。

  村账户仅有863元、负债逾60万元,上千亩耕地零散收益低……2018年,潘方兵上任时,面临着这一番景象,颇具挑战。

  “当时村‘两委’缺乏年轻人,需要新鲜血液。我又是本村人,让我顶上去。”潘方兵说,强村先“强己”,他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带动2名在外大学生回村任职,干部队伍年龄、学历结构显著优化。

  “在村里已经工作6年,氛围环境很不错。”90后陈冰子是村“两委”班子的一员,当时潘方兵邀请大学毕业后的她返乡备考,陈冰子说,“离不开潘书记的鼓励和支持。”

  基础如何打?局面如何开?路渠管网畅通是前提。当时全市开展“红色头雁”工程,潘方兵抢抓契机,向红色头雁第一书记、时任市财政局副局长程远标说明短板、亮出优势、力争支持。多方协调下,市镇加大政策资金扶持,2年内,贾窑村完成水泥路修建5300米,沟渠疏挖3500米,修建2500米 U型槽,全村田成形、路成网,排水管道通到底。

  强村富民,发展产业是关键。潘方兵常年在外经商,深谙此理。在一次走访企业中,潘方兵得知湖北银丰公司有意在仙桃流转土地种植高产机采棉。他想方设法邀请到了公司高管赴贾窑村实地考察。被真诚打动,银丰公司目前已在贾窑村流转360亩土地。

  2022年,银丰公司种植的机采棉采用滴灌技术,因沟渠缺水无法实施,当地项目负责人张海林找到潘方兵反馈,得知此事后,潘方兵和村“两委”赶到基地,通过协调邻村水源、疏通施工,从中午1点奋战到夜间12点,为企业及时送水解决大难题。

  “招引市场主体,既要招得来,更要留得住,让他们在村里安心发展。”潘方兵认为,正是不断打造着优良营商环境,村里又招引了天门吴鹏种植专业合作社、湖北佳佑创联牧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市场主体入驻。目前,全村已流转土地1400亩。

  “自己屋的农田能分钱,我也在基地做事,相当于有两份收入,蛮不错。”村民贾传凯常年在银丰公司干活,高峰时期有上百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壮了村集体的家底子,鼓了村民的钱袋子。从村账户仅有863元到如今村集体年收入超过42万元,数字的飞跃,潘方兵直言来得“特别不简单”。

  村里创新成立全镇首家强村富民公司,养牛大户贾家远依托公司,准备投入30万元进行二次扩规,预计10月份运行。“村里出场地、村民来租赁,奔向共富。”潘方兵说,扩规后的养牛基地还将解决本村农田产生的秸秆去处。此外,青年鸡基地工厂扩建工程正在有序进行。

  乡村“焕新颜”,村民“绽笑颜”,群众的幸福感在一次次实践中得到具象化体现。“我们在镇里率先推广‘红领’志愿服务,成立睦邻友爱志愿者服务队,有28名志愿者加入进来。”潘方兵说,为老人过集体生日、春节制作传统翻饺子、端午相聚包粽子……村民总是一呼百应,积极参与,仪式感满满。

  解民忧、向前靠。“正在推出为村里70岁以上老人代买药品的服务。”潘方兵介绍,由于村里留守老人较多,在“户户走到”中,他发现不少老人有购药需求,于是决定先摸排老人信息,进行清单化管理。

  在潘方兵的“随手记”笔记本上,记载着密密麻麻的咨询和帮助。村里80岁老人刘引兰的丈夫去世、女儿远嫁,老人时常找潘方兵帮忙前去银行办理养老金代取,后面就索性把卡放在他手中保管。一组脱贫户谭水娥因右腿不便,潘方兵在走访中发现老人的轮椅早已破损的细节,他向民政部门申请,争取到便捷轮椅……“群众各有各的需求,我们一一回应。”潘方兵说。(仙桃日报 全媒记者 罗婉婷)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