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榜样立标杆 强基层促发展——全市首批百个“好支部”、百名“好支书”风采展(四)
为让全市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学中见长,进一步激发在支点建设中比学赶超、对标争先、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我市选树了第一批百个“好支部”、百名“好支书”。
榜样是前行的光,标杆是奋进的力量。从乡村田野到社区街巷,从机关校园到新兴领域,这些先进典型以实干扛起责任,用担当书写答卷,为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干部树立了可学可做的标杆。
望全市基层党组织以“好支部”为镜,强堡垒、聚合力;广大基层干部以“好支书”为尺,比干劲、争先进,共同为仙桃“聚力建支点、奋进两千亿、勇当排头兵”注入基层动能。
●行政村“好支部”
杨林尾镇三合村党支部
三合村党支部坚持“头雁领航、党群联动、产业富民”,开创党群齐心谋发展新局面。推进“双培工程”,推选返乡能人杨文武任村支书,优化“两委”班子结构。创新“村集体+市场主体+农户”模式,流转1200亩土地,发展“优质稻+小龙虾”,带动村民增收。建立“1+N”治理机制,设党员先锋岗与责任区,提升村民参与度 。
杨林尾镇马台村党支部
马台村党支部抓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实现村庄蜕变。组建“五老”人员和党小组长为主的矛盾调解队,用“情、理、法”调解法化解纠纷24件,近6年“零上访”。推行“党支部+企业+农户”机制,对接龙头企业,搞“小田并大田”,整合土地1700余亩建示范基地,带动120户年均增收5000元,村集体增收2.8万元。推行“积分制”,引导群众参与志愿活动,激发共治热情。
张沟镇先锋村党支部
先锋村党支部聚焦黄鳝产业,助村集体增收,年收入超300万元。其发展近三十年成为全国“网箱养鳝第一村”,有最大交易市场、繁育基地等。村集体成立国家级合作社,建“村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机制,吸纳485户入社,并联合周边5村设产业共富体党委,带动周边村年均增收超10万元。
张沟镇联潭村党支部
联潭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激活乡村治理与振兴动能。其一,借村规民约修订、常态化普法涵养文明乡风,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其二,规划1984亩鱼池推广高效套养,引进黄鳝育苗技术并成立公司分区养殖,亩均增收1.5万元。其三,整合资源打造田园综合体,举办农耕文化节等聚人气,带动80余户增收。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九十万元。
郭河镇经纬村党支部
经纬村党支部以和平湾组治理破解群众思想与消极状态难题。一是党建引领,建“镇党委+片党总支+村党组织+妇女代表+志愿者”体系,选6名主心骨、配18名志愿者,设8类志愿服务队。二是学枫桥经验,健全调解体系,评6名调解员,融矛盾调处与普法,实现矛盾村内化解。三是建“银发无忧”养老综合体,3名党员与5名志愿者为老人提供“五助”服务,惠及超千人次。
●行政村“好支书”
魏伍才
彭场镇千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他统筹驾驭能力强,善于处理复杂局面。面对千丰村历史矛盾顽固、集体经济薄弱困境,带领村“两委”敢打敢拼,推动村庄从“后进”蜕变为“先进”。他秉持“吃亏在前、担当在先”,处理信访经验丰富,实现“矛盾不出村、信访零发生”。他还攻坚克难,促集体经济增收,以“三资”清理为突破口,规范合同16份、整改2份,新增经营性资源1处,收回历史欠款20万元。
赵勇奇
彭场镇赵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身为退伍军人的他,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处事公平公正公开,获党员群众好评。他敢于攻坚克难,以“三资清理”盘活闲置土地,化解村级债务100多万元。零矛盾征地800多亩,打造全国最大双胞菇基地,带动150余人增收、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在他带领下,赵湾村干群和谐、人居环境改善、村庄稳定,他是群众眼中的好支书。
梁景明
沙湖镇沙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他早年经商,2015年返乡投身乡村建设,2018年任村党支部书记。近10年以强村富民为己任,获村民信赖。他带领村“两委”聚焦集体经济短板,2024年筹资374万元重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升级商铺增收,推进清产核资盘活资产,使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1万元增至36万元。他坚持“党员带头闯、群众跟着干”,带头养殖黄鳝并组织考察,全村特色种养殖达1085.01亩,助群众增收。
谢长华
杨林尾镇兴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他扎根乡村二十余年,带领村民增收致富。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资源少的情况,他整治低价田与超长期合同,开垦闲置抛荒地100余亩,流转土地1460亩,打造“莓西西 美兮兮”特色农产品品牌。他还引进邻市“好日子”酱菜公司,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庭院经济,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村集体收入破40万元。
郭四清
杨林尾镇群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他扎根基层二十余载,携赤诚带乡亲谋振兴。面对村集体经济困境,他创新盘活闲置资源、精准招商,引入3家市场主体助村增收7万元。他心系百姓,开幸福食堂让20余位困难老人吃“暖心饭”,还建村级养老补助制度,每年为60岁以上老人发300-400元补贴。如今,薄弱村焕生机,群众幸福指数大增。
●机关企事业单位“好支部”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机关党支部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机关党支部紧扣“老兵永远跟党走”品牌理念,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深化思想引领,构建“机关党支部+服务中心+协会”体系,开展党性教育12次、红色教育500余次、“老兵宣讲”100余场。强化纽带作用,为军创企业解读政策百余次,助减免税收170万元、办创业贷款43笔1116万元,促千余名退役军人就业。
市医疗保障局机关党支部
市医疗保障局机关党支部紧扣“四强”目标,深化“争当服务领头雁、共创惠民先锋队”党建品牌,促党建与业务融合。每月组织1次党员集中交流研讨,还赴仙桃市烈士陵园祭奠、过政治生日强化思想教育。借“干部素质提升年”,邀专家、领导及业务骨干授课补干部知识短板。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机关党支部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机关党支部融合党建与受理审批业务,以提升服务质效为目标,推动党建提质增效。一是坚持帮办代办,建市镇“代跑团”帮办156次,设导办台与咨询岗,组建专职队伍。二是突出党员示范,开展亮身份活动,年评10名“党员先锋岗”,设党员责任区。三是做优服务,提升“保姆式”“一站式”服务,今年组织178人次党员走访群众559次,解民生问题,提群众满意度。
市房产开发事务所党支部
市房产开发事务所党支部推进“四强”建设,以“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为核心理念,推动“党建强基、业务赋能”双轮驱动。一是坚持思想铸魂,以主题研讨、专题党课、集中培训提升党支部和党员“政治三力”。二是坚持“两务”融合,围绕“保交楼”推行“四个一”工作法,对15个项目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坚持服务中心大局,组织党员调研,出台相关措施,建“周统计、月通报”机制,形成27份报告。
●机关企事业单位“好支书”
杜 华
市园林绿化所机关党支部书记、综合科科长
他将党建融入业务攻坚,发挥园林设计专业优势,带领支部党员高质量完成仙湖公园、青年公园等多处综合性公园建设,打造精美小游园40余处,升级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带50多条。近年,他本人获“先进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2021年仙桃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许 杰
市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党支部书记、主任
他扛牢党建责任,以“四强”党支部建设为抓手,做实“规定动作”、做优“自选动作”,带头创建党员示范岗,个人高质量承办案件180余件,参与撰写的《高校反腐倡廉研究》被法律出版社出版。他带动支部党员写宣传信息,多个案例入选中国法院、全省法院年度典型案例,省级以上媒体采用稿件700余篇次。
胡俊峰
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党支部书记、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
他始终把政治建设放首位,工作中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宣讲、践行。2024年以来,组织支部党员专题学习21次、主题党日活动17次,讲专题党课4次,还开展支部论辩赛、案例研讨等活动30余次,促党建与业务融合。他带领党员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开展法治服务。
王刚
仙桃职业学院医学院党总支书记
他切实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组织支部党员集中学习12次、讲授党课2次,开展学生培训8期、“青年大学习”10次。他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建强相关工作室与品牌,落实党组织包联小区制度,组织党员下沉参与治理、开展志愿服务53次,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其本人获省级技能名师、名匠等多项荣誉。
●社区“好支部”
沙嘴街道博雅社区党总支
博雅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小区党支部,共30名正式党员,以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践行枫桥经验。一是建3个小区党支部、46个楼栋党小组等组织,居民争当“主人翁”。二是推行“时间银行”,鼓励党员任要职,联动机构惠及居民千余人次。三是建党群服务站,立议事和工作机制解民生难题。
●社区“好支书”
胡逢春
沙嘴街道九十墩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他以军人担当深耕基层治理,将“战旗红”化作“党旗红”,是居民“贴心人”、社区“领头雁”。其带领社区获“全国老年友好示范社区”等荣誉,聚焦“一老一小”建民生项目,筹措资金近千万,建智能设施,为300多老人供智能手环,开通“一号通”,构建“智慧+”模式,实现服务“云”运转。
●新兴领域“好支部”
仙桃市第三医院行政党支部
仙桃市第三医院行政党支部按“用常态抓手、推党建引领、促业务”思路着力提升支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一是以学强基,多方式学思想,今年开展理论学习6次、警示教育3次。二是以行增效,改进就医环节,协助近千名患者办手续、做检查等。三是以联促建,开展社区结对共建,投入1.2万元修道路,办讲座、公益活动,惠及近200人次。
●新兴领域“好支书”
柳咏飞
市孝雅使者志愿服务站党支部书记
他践行“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理念,带头并带动支部党员、志愿者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打造“孝雅”品牌。建立“志愿者—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培养链,吸纳优秀志愿者1000余人。推出“智慧助老四件套”,开展适老化服务1070场次惠及3.9万老人,还以“节日+文化+党建”模式组织活动,累计服务群众32.6万人次。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