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四届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颁奖暨观摩会见闻
原标题:在探索中快乐成长
——市第四届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颁奖暨观摩会见闻
5月11日,我市第四届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颁奖暨观摩会举行。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幼儿园积极响应,踊跃参加,共上报作品256件。经专家评审,现场评出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一等奖24件,二等奖26件,三等奖100件,团体奖10个,组织奖15个。
设计新颖、构思巧妙,变废为宝、环保实用,传承文化、彰显特色,在老师们的匠心巧手下,原本普通平常的、随处可见的生活材料,如PVC管道、硬纸壳、光盘、塑料瓶、冰糕棍、台式挂历等,“摇身一变”,成了一件件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玩法多样的玩教具。
几根普通的PVC管道经过组合拼接,变成了有十余种玩法的运动玩教具《百变魔方》;玩教具《会飞的气球》,利用气流原理,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小小的瓶盖,藏在三角形的帐篷里面,变出了一个个好玩的游戏,《帐篷玩玩乐》让孩子们自由选择、组合、玩耍……
科学类、运动类、益智类、艺术类、综合类、建构类,幼儿教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发挥创意、智慧与才华,将玩教具接轨生活,做到“学、用”结合,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又能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自制玩教具优秀作品的产生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素质,也要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敬业精神,更离不开团队的努力和合作。在本次展评活动中,仙桃职业学院附属幼儿园“拿奖拿到手软”,其四件参展作品《疯狂 do re mi》、《神秘小屋》、《帐篷玩玩乐》、《百变飞车》均获得一等奖。
其中,艺术类玩教具《疯狂 do re mi》外形似一辆小车,设计者汪雪琴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各种大小的铁盒、玻璃瓶、盖子、易拉罐,以及厨房用具锅铲、勺子、碗筷等等,让幼儿通过敲击不同物品,发出不同声音。孩子们通过自由探索,发现音乐的奥秘,从而提升对音乐的兴趣。
“星球与轨道碰撞,思维与科学的激发,速度与方向的结合,带给孩子快乐与知识的无限可能。”龙华山办事处博雅幼稚园教师王子跃,带来的科学类作品《旋木星球》,则是通过废旧的纸盒和一些纸板,拼接成多个轨道。幼儿通过将球体投入多个入口,观察球体运动速度和快慢,锻炼其观察能力,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编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我们将本土文化作为教育资源,培养孩子们动手动脑能力。”沙湖镇幼儿园喻国琼教师,利用沙湖特有的资源渔网、禾杆草、芦苇杆,以及泡沫纸条、包装绳、布条、吸管等废旧物品,制作出益智类玩具《编编乐》,让孩子们一边动手一边思考,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等。
不独如此,育才幼儿园的情景皮影《小猫钓鱼》也充分融入传统文化。一块透明白布,一个区角柜就搭成戏台,随处可见的纸张,胶片画出皮影人物,经过塑封、连接而成的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再结合故事情节进行配乐表演,利用光影提升幼儿创编故事的能力,让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
“孩子们的想象力尤为可贵,自制玩教具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启发智慧,在体验中快乐成长,真正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陈丹 张钰 陈亚东)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