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襄河时评

张小六:吃水不忘掘井人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4日 来源:仙桃周刊

  重要节日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关心关爱党员群众的重要形式。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中组部要求各级组织部门按照党中央要求,在“七一”前夕,对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进行走访慰问,尤为重要。

  吃水不忘掘井人,走访慰问体现了共产党人永不忘本的品质修养。当年的群众为纪念毛主席带领红军战士为老百姓挖井的事迹,树碑写下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质朴碑文。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水北调移民村,称赞他们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的牺牲和奉献,并指出:“吃水不忘掘井人,你们就是掘井人。”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因公殉职党员干部等,作为时代发展的见证者,他们对党无限忠诚,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他们就是党和国家的“掘井人”。开展走访慰问工作,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有功、生活困难的党员干部群众的悉心关怀,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不忘本的价值美德。

  然而,少数地方却把走访慰问活动当成了“例行”公事、搞成了“走过场”,只是带上钱或物到困难党员和群众家中“走一遭”,话没说两句,拍张照片便“走人”,让走访慰问工作“一走了之”。

  吃水不忘掘井人,走访慰问需身入更要心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关心关爱“掘井人”,不仅要“走身”“走形”,更要走心、走实,来一场“真情实效”的走访慰问。广大党员干部在走访慰问的时候,必须在“走”“访”“慰”“问”四字上下真功、求实效。走要“走实”,领导干部必须亲自下基层、走一线,走“群众路线”而不是“经典路线”,耐心听真话实话而不是拍照、“打卡”“走秀”,并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走出实效、走出成果。访要“访准”,对走访的对象、民情民意、需求困难都要访准,并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慰问形式和帮助方式。慰要“真心”,慰,在字典里释义为使人心里安适,困难党员群众需要的可不止是钱和物,他们更需要掏心窝子的暖心交流和精神慰藉,慰问不仅要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心生活,更要激励他们端正心态、继续发光。问要“问效”,要坚持问题导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问题,让他们满意;要问需、问计于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换届之年,要摸清党员干部思想动态、群众的真实意愿,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