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襄河时评

社评:以钉钉子精神 持续纠治“四风”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1日 来源:仙桃日报

  中秋节前,“沔水清风”微信公众号对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通报的案例中既有违规接受吃请、操办喜宴收受礼金等反复出现的“节日病”,也有公职人员以权谋私、贪图享受搞公款旅游的“常见病”。

  此次通报彰显,只要是有章不依、有规不循,哪怕是“不起眼”的小事,一经发现也要坚决查处、及时曝光,表明了市纪委监委持续保持纠治“四风”的高压态势和“严到底、不退让”的态度,为正风肃纪划出了“红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只管5年、10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要“坚持全面从严、一严到底”。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的政治考量、政治立场,时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始终把纠治“四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坚决刹住歪风邪气、守住底线阵地。

  近年来,我市坚持不懈纠“四风”树新风,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然而从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中能看到,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不仅破坏了正常工作秩序,也损坏了党员干部形象,更影响了群众口碑。“四风”问题是腐败滋生的温床,导致党内思想涣散、纪律松弛,危害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利益,补偏救弊迫在眉睫。

  纠治“四风”,切莫被几种错误思想蒙蔽双眼。当前,面对疫后重振压力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少数党员干部思想僵化、办法不多,不从自身找原因,却重弹“腐败是市场经济润滑剂”“纪律要为招商引资松绑”“反‘四风’导致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等老调,希望回到“吃吃喝喝、迎来送往”的旧时光,还存在“小节论”“侥幸论”“过头论”“找茬论”“影响论”等杂音怪论,这些思想和认识,都是极其错误和有害的。只有市场化、法治化、国家化的营商环境,才是稳定、可预期的好环境。吃吃喝喝、请客送礼,实质是利益输送,破坏清爽的同志关系和亲清政商关系,滋生寻租腐败、破坏公平公正、影响市场效率、损害发展环境。

  纠治“四风”,领导干部既是“负责人”更是“带头人”。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作风状况如何,领导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严肃认真落实抓作风的领导责任,敢抓敢管、严抓严管,勇于向各类“四风”问题亮剑。要在抓作风改作风上走在前、作表率,带头严守纪律规矩、带头反对特权思想、带头立家规正家风,让一言一行经得起监督、成得了标杆,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

  纠治“四风”,是攻坚战、拉锯战,必须久久为功、一寸不让。持续高压之下,“四风”问题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转入“游击战”,发现难、定性难、查处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保持定力、寸步不让,聚焦“关键少数”,紧盯重要节点、重点岗位,精准施治、靶向纠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持“三不”一体推进,不断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效能,为我市“挺进五十强、创成文明城”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不敢向“四风”作斗争,何谈对党忠诚?不持续纠治“四风”,何谈正风肃纪、反腐倡廉?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共同筑牢拒腐防变的廉洁防线。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