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襄河时评

明月清风:防范特权是学习教育应有之为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9日 来源:仙桃周刊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数据显示,自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共查处违规配备使用公车、公款吃喝等特权问题2.3万起,处分2.1万人。这串数字映射出新时代深化作风建设的坚定意志。党中央推动全党恪守中央八项规定,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打击“车轮上的腐败”,其锋芒直指特权思想和现象。因为,防范特权不仅是作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议题。

  防范特权,必须破除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积弊。历史上,特权思想是封建等级制度的遗毒,明清时期“官本位”思想导致的“衙役坐大”现象,与今日个别干部的“官老爷”作风形成鲜明对照。传统社会的“官本位”思想、“人情社会”的潜规则,为特权提供了肥沃的滋生土壤。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亲自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正是为了根除旧军队的特权作风。新时代查处的典型案例(如2023年某国企高管子女通过“定向招聘”进入核心岗位事件),揭示了特权由明转暗的变异。当规则被权力篡改为筛选工具,公平竞争便成了仅供观赏的陈列品。这种隐性特权的危害在于,它以程序合法为掩饰,在制度漏洞中潜滋暗长,既破坏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又侵蚀社会成员对规则的信任。

  防范特权,与作风建设一样永远在路上。从“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到“新征程深化作风建设”,其本质是对权力本质的深刻洞察。只有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让制度约束有威慑力、监督执纪真发力、文化教育入人心,才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这既是对党的初心使命的践行,也是对人民群众期待的回应。

  防范特权的核心,在于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体系。首先要筑牢制度防线,通过立法明确权力边界,建立权责清单制度,确保每项权力运行都有明确标准。其次要建立阳光监督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权力监督——政务公开平台和大数据监管系统使权力运行轨迹可追踪、可审核,从源头上压缩暗箱操作空间。正如孟德斯鸠所言:“权力易于滥用,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中央八项规定非一时之风,而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从“不敢”到“不能”再到“不想”,从“关键少数”到“绝大多数”,这场作风建设的持久战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

  在全党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中,唯有保持“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完善“全链条闭环”监督体系,培育“崇廉尚洁”政治文化,方能确保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作风保障,从根本上铲除特权思想的根基。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