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无纺布企业扫描
原标题:手持彩练凌空舞
——我市无纺布企业扫描
我市非织造布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市外贸出口的主要行业,占全市出口总额40%以上的份额。目前该行业整体出口仍然呈增长态势,上半年有63家实现增长。近日,记者探访了彭场镇部分无纺布企业。
守住市场也要开拓市场
走进位于彭场大道的市德明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机位上操作,生产井然有序。公司董事长廖明超介绍,公司现有员工400多人,目前生产销售与去年持平,每天出货2至3个柜。
今年62岁的廖明超办企业有21年了,两个孩子在武汉开公司,也做对外贸易。廖明超说办企业跟农民种地一样,就是务实、求真、勤奋,吃得起苦。做外贸产品,最主要是保证交货期,保证产品质量。
廖明超还有一个身份——彭场非织造布行业协会秘书长。他说自己办厂20多年,现在跟过去不一样了,以前同业竞争压力小些,也好招工,企业赚钱容易多了。现在中小规模的企业生存压力很大。创业难,守业更难。彭场的无纺布企业也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企业正在这方面下功夫。
在湖北裕民防护用品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一个细节,公司董事长孙爱民目前正在欧洲考察市场,拜访客户,以图拓展欧洲业务,增加新的业务。裕民公司是我市无纺布制品的龙头企业之一,现有员工1400多人,去年完成交货值3.5亿元,今年上半年已完成1.45亿元。公司会计师史迎春告诉记者,目前订单比较正常。但今年销售整体不如去年。鞋套、帽子等小件订单不足,比去年减少10%左右。
史迎春用“两个80%”说明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80%产品销往美国市场,防护服、隔离服类产品占全部产品的80%。面临新的市场形势,公司董事长孙爱民今年7月下旬,与我市部分无纺布、医用卫材制品企业老总们组团赴欧洲考察走访客户,以拓展欧洲市场,裕民公司近20%的产品输往欧洲市场,还有少量出口墨西哥、中东市场。这些市场潜力非常大,公司有望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开拓更大市场。
差异化契入转型高精尖
走差异化经营之路,转型高精尖。恒天嘉华总经理邓连华说,这样可以避开低端市场的无序竞争,打开一片新天地。
人无我有,方能获得竞争优势。公司一期投资15亿元新建恒天嘉华产业园,并上马全球第三条、亚洲首条德国莱芬双组份高端无纺布生产线,生产的水刺无纺布面向医疗、日用、服装领域。公司引进的高端设备、先进技术领先市场2至3年,产品在市场颇具竞争力。日本著名品牌尤妮佳今年9月将在全球推出一款顶级的妇女卫生用品,10月在亚洲同步上市。该产品设计20层,其中主要原材料由恒天嘉华供应。
恒天嘉华非织造布(仙桃)项目纳入湖北省重点项目,目前项目建设已进入尾声,设备安装已到位,配套工程、员工培训、市场拓展正在加紧推进。今年10月将投产运行。
苦练内功,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这是该公司眼下正在着手的事情。公司目前最大的难题是员工素质需要全面提升,现在员工不好招,年轻人都不愿意在企业干。在应对市场新的形势面前,恒天嘉华加大员工培训力度,请国内顶级培训机构和人员来公司开展培训活动,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扩规发展是最好的策略
湖北新鑫公司董事长傅立新接受采访时,总是要不断接听电话。他解释说,每天有专业人员向他报告最新的国际塑料颗粒价格和汇率变动情况。这些信息,预示的是整个行业的走势。
危中有机,扩规以对。傅立新用他的思维方式谋划企业发展。
在新鑫公司,记者看到,工厂车间车位满满,员工整齐,机声隆隆。炎热夏日里,扩规项目工地一派繁忙。
记者前一天约访,他正在接待客户;当日下午,又一批客户来到公司。近段时间,来公司的客户多了起来,谈判就在公司举行。他有足够的底气与老外谈判,因为订单最能说明一切,现在订单呈增加的趋势。这也是傅立新选择扩规的最大理由。
宿舍、车间、仓库一起启动,图纸设计已完成,正在进行最后的图审。扩规新建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新增的300亩地将在两年内被新项目填满。
公司现有长埫口、中岭、彭场老厂区、太子湖工业园等5个分场。
未来3年,公司将达到8个分厂,员工人数将由现在的8000人,增加到1万人。
傅立新忙着谈业务,忙着公司的扩规建设。在新的形势面前,他也引导企业集团作出调整,称内外结合,稳中求进,以变应变。即由过去100%外销国际市场转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结合。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傅立新是一位拼搏在市场大潮中的企业家,与他聊无纺布产业发展,聊眼前国际市场,感觉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说,自己做这个行业40多年了,经历过无数次的起伏。低潮时,是进入的最佳时机;波峰时,是稳住、静观的时候。
傅立新的思索充满了辩证法。 (记者 刘习元 陈亚东)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