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桃新闻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09日 来源:中国仙桃网

政 府 工 作 报 告(摘要)

——2019年1月8日在仙桃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 余珂

  一、2018年工作回顾

  (一)高质量发展态势向好。预计全年可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增长13.5%。六大主导产业竞相发展,完成产值910亿元,占总产值比重达83%。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7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2%,仙桃获批建设全国首批创新型城市。28家企业成为行业“隐形冠军”,9家企业获批“小巨人”称号,税收过千万元工业企业达到31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1%。全市新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3个,对比去年净增55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7个,总投资额达386亿元。台资企业发展到63家,仙桃成为全国第三家、中部第一家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重要成员。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骨干企业技改扩规,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第三产业预计可完成产业增加值280亿元,增长11%。全年接待游客4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2亿元,分别增长28.1%和23.8%。建成农村扶贫电商站点83个,2家企业获评全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外贸出口逆势增长21%,全省第五家、江汉平原首家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投入运营,我市获批国家级非织造布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二)改革攻坚取得实效。我市成为对接全省“一张网”的首家非试点城市,全市“一次办好”事项达506项,网上可办事项达67%。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1万户。盘活处置困难企业23家,帮助企业过桥续贷5.5亿元,降低企业成本8亿元。全市新增信贷投放3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下降0.4%,汉口银行仙桃支行建成开业,湖北银行江汉小微企业分中心成功落户,我市连续14年获批全省金融信用市。仙桃国家高新区和长埫口镇实行“区镇合一”管理,城投公司改制转型顺利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受到国家发改委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三)乡村振兴稳步开局。出台全国首个由国家级规划机构编制发布的县市级乡村振兴规划,仙桃被省委、省政府纳入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全市新增富硒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20万亩,名特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88万亩,设施蔬菜、水生蔬菜种植面积达24.2万亩,特色农业规模和效益持续提升。引进沔阳人家、仙境田园、仙苑生态农庄等市场主体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全市新增家庭农场205家、农民合作社102家,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5937个,仙桃获批创建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新评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400亿元,与农业产值比提高到2.6:1。改造农村户厕5万个,建成农村公厕374座,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50个美丽宜居村庄加快建设,深江村、潭湖村、鄢湾村、何坝村被纳入全省美丽宜居示范乡村。大垸子泵站、泽口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10多个重点水利工程加快实施,疏挖沟渠近3000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50公里,建成产业通道151公里,新增高标准农田 21.2万亩,农业现代化基础更加夯实。

  (四)水乡田园展现新貌。武汉—仙桃城际铁路全面开工,江汉平原货运铁路建成通车,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和创新体验中心投入运营。城东工业平台“两横一纵”、东城大道及工业三路、通港公路等道路工程建成完工,318国道改扩建、振兴大道、环排湖旅游公路等交通要道加快建设,沔东湿地公园、沔州森林公园、前通河公园即将建成,十全湖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启动,备用水源项目进展顺利。维修城市破损路面3.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791盏,新改建城市公厕124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和城市不达标水体整治效果明显,累计建成截污管网70.6公里,城市内河更加洁净。新增城区绿化215万平方米,植树524万株,森林覆盖率增长0.31%,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审,荣获“湖北省森林城市”称号。

  (五)三大攻坚战全力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和规范政府债务管理,政府债务总体可控。强化担保融资平台监管,开展非法集资专项整治,挽回损失2.6亿元。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到1.35%,我市位列全省县级信用排名首位。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矛盾纠纷大排查、信访积案大化解活动,一批群众关切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逐步化解。精准发力脱贫攻坚。统筹各类资金5.8亿元,建成光伏扶贫电站95座,改造升级基础设施项目228个,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1041户,资助贫困学生7521人,发放扶贫小额信贷8243万元,10个重点贫困村、13484人脱贫出列。重拳整治环境污染。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得到有力整改。统筹实施扬尘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清洁能源改造和农村秸秆禁烧,PM10、PM2.5等大气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72天。实施汉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沿线化工企业按时序搬迁入园,48处非法码头全部拆除。推进全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河湖生态修复,疏挖清淤河道2400多公里,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并投入运营。

  (六)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全市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占比达到77%,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社保扩面5万人次,城乡医保全面整合,与32个省市近5万家定点医院实现联网结算,城乡低保、“五保”全面提标,困难群众得到普遍救助。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848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509户,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66个,全市首个“公建民营”养老项目签约落户,第四水厂建成运营,新一水厂及配套工程建成完工,11座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试运行。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1.1万个,仙桃二中新校区、沔州小学分校区、大新路小学分校区、荣怀小学建成开学。仙桃雕花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湖北体操60周年暨仙桃体操之夜活动圆满举行。全面加强民主法治,建成城市达标社区30个、农村社区47个。

  二、2019年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201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国百强争先进位,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提质增效”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落实“六稳”工作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奋力谱写新时代仙桃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1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8.5%、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6%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环境质量改善、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等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突出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力动能转换,在转型升级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坚持招大引强、扶优培强,深化产业招商、专班招商,重奖招商有功人员,着力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大力实施沔商回归和台商集聚工程,聚焦总部经济、飞地经济和行业“隐形冠军”,加快引进一批“高精尖”“高大上”产业项目。围绕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民本等领域,加紧谋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引隆补水、十全湖生态修复等工程挤进国家、省计划“笼子”。全力破解项目建设难题,力促工业项目审批再加速、流程再优化,确保工业项目建设50个工作日内取得施工许可。持续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力保障健鼎二期、远大医药、波顿生物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始终处于全省前列。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支持非织造布产业发挥新发、恒天嘉华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全球最大高端非织造布生产基地。推进旺旺、真巧、顾大嫂、泡吧等骨干企业加快发展,打造中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食品产业基地。支持汽车零部件产业主动对接武汉车都,做好整车配套,加大富士和机械、六丰机械、摩擦一号、中骏汽车技改扩规力度,打造华中地区最具优势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全省“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推进100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设计、生产、运营等核心环节的深度应用,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新增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5—10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引导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向智能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健鼎电子、新蓝天、绿色家园、天合光能等行业领军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增强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度和支撑力,形成多点多元发展格局。推进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仙桃生物产业园建设,以生物药品、生物食品、生物农业与医用材料器械等领域为重点,建设华中地区知名的生物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文化创意、文体康养等现代服务业,做大市场规模,持续提升服务业比重。

  (二)聚力创新驱动,在增创优势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力推进国家高新区建设。按照产业向东、对接武汉的发展思路,高标准编制67平方公里仙桃国家高新区拓展区战略规划,加快20平方公里核心区基础设施配套,推动3.7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切实增强高新区平台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全力打造产业集聚主平台、武仙融合桥头堡。依托江汉平原货运铁路、汉江多功能码头、武汉城市圈高速公路、国网通航等交通枢纽,着力引进一批重大物流产业项目,打造现代临空临港产业集聚区。支持重点企业向园区聚集,促进高新区“一区六园”规模发展。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70亿元。

  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银企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建设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创新机构全覆盖。鼓励企业组建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推进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促进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支持仙桃国家高新区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一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大力培养和引进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夯实科技创新人才根基。探索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融资模式,推动科技与金融有机衔接,为创新发展赢得有力支撑。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出台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激发民营经济创新创造活力,加快“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和“双创”型企业培育,搭建“小升规、企成高”成长阶梯,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0家。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争做行业“第一”和行业“唯一”,再培育5—10家行业“隐形冠军”。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和企业合法经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真正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成自己人。

  (三)聚力改革开放,在释放活力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去产能,盘活处置困难企业20家以上。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打好降成本“组合拳”,继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用能、物流、砂石等成本,让企业有明显获得感。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确保全年新增信贷投放30亿元以上。科学有序实施土地供给,完善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备案会商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持续推进“四大补短板工程”、“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全力补齐发展短板。

  推进关键领域改革。积极稳妥实施政府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配置,理顺权责关系,提高行政效能。大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和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培植壮大税源财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各领域建设,提高PPP项目谋划、推进和管理水平。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各类资源资产,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有序落户。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开拓“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着力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和质效提升,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加快完善汉江多功能码头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平台功能,谋划建设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展示中心,促进跨境电商业务快速发展。有效实行区港联动,推进口岸通关和外贸物流提效降费,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推进武汉—仙桃城际铁路、沪渝高速仙桃段拓宽升级、沿江高速洪湖至武汉段等重要通道建设,加快升级仙桃与武汉交界路网,全面对接武汉产业、科教等优质资源,放大武汉磁吸效应,推动武仙同城发展。

  创优营商发展环境。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升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网省市镇村四级联通,网上可办事项达70%以上,打造利企便民的“网上政府”。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推动“照后减证”,着力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曝光问责力度,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营商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加快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继续深化联企服务,切实提升融资、用工、用地等要素供给质效,厚植营商沃土。

  (四)聚力乡村振兴,在打造示范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突出农业产业发展。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重点,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组有百亩示范点、村有千亩示范片、镇有万亩示范区”的要求,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推进优质粮油、名特水产、设施蔬菜等特色板块提质扩面,力争稻田综合种养发展到40万亩,建成500个以上百亩示范点、50个以上千亩示范片、10个以上万亩示范区。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茂盛水产、洪渊泽水产、永华食品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一批产值过10亿元的加工龙头。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新建农村电商站点100个,培育一批农产品网销企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新创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家以上。实施“一村一标、一镇一品”品牌培育工程,打造富硒农产品品牌集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行标准化生产,新增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15件以上。

  突出新型主体培育。大力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引导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等投资创办家庭农场,鼓励专业种养大户、返乡青年、农民技术员成为职业农民。积极培育农业服务组织,为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提供农业生产全过程社会化服务。引导城市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重点发展种养业产前和产后服务、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产业。落实财政、税收、土地、信贷、保险等支持政策,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业增值收益。力争全年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农民合作社100家以上、家庭农场200家以上。

  突出农业设施升级。推进农业产业道路全面提档升级,让乡村振兴之路更加通畅。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稻鳝共作产业园创建为契机,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步伐。聚焦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地区,全力抓好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升级,加快推进大垸子泵站、泽口灌区续建配套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开展小型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再疏挖沟渠2000公里。

  突出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建设,集中精力打造环排湖区域2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每个镇办每年再建设2个以上乡村振兴试点村。狠抓乡村环境整治,持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行动,常态化抓好农村污水、生活垃圾治理和“厕所革命”,确保村里村外、庭院内外、家里家外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稳步推进村庄集并及土地综合治理,加强农村风貌整治,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不断丰富美丽乡村内涵。

  (五)聚力城乡一体,在共建共融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打造文明之城。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大创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完善城乡总体规划和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加快海绵城市、高铁小镇、老城区更新设计等专项规划编制,推进镇域规划全覆盖,让城市布局更趋优化。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升级工程,推进城区主干路网拓宽延伸、断头路连通和破损路面修补,启动城市绿道和慢行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实施城区“四河三片一路网”雨污分流和不达标水体整治,建设碧水绕城生态长廊,让城市充满水韵灵气。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统筹实施森林廊道、森林河道、农田林网、森林村庄等建设工程,力争村平植树一万株、全市造林一千万株,让仙桃大地宜林皆林、能绿尽绿。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范城区“五小”车辆和电动车管理,持续改善市容市貌。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着力构建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服务等智慧应用体系,让“指尖上的智慧生活”成为现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之城。

  打造旅游之城。深入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打造精品景点与田园乡村相得益彰的生态旅游目的地。重点推进沔阳小镇一期和华夏亚特兰蒂斯海乐园建设,确保年内建成运营。完成梦里水乡二期工程建设,力争把梦里水乡建成全市首个4A级景区。加快沙湖国家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开发步伐,支持沔城回族镇建设风景名胜区、西流河镇打造红色旅游名片,着力形成一批特色旅游小镇。推动三伏潭硒馆、剅河桃博馆、胡场仙桃源等农业休闲景点建设,打造一批生态环保、功能集成的田园综合体。推动全域旅游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城乡一体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振兴大道、排沔公路、新排公路等交通工程建设,畅通全域旅游通道。完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工程,实现全域污水处理。继续深化“一把扫帚扫到底”,让城乡到处都干干净净。加快220千伏仙西、110千伏陈场、110千伏纱帽等变电站建设,打通集镇至村居安全饮水“最后一公里”,实施天然气“镇镇通”工程,让全市人民和游客朋友都享受到优质均等的公共服务。

  打造运动之城。以建设体育强市为目标,大力弘扬体育文化,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做大做强体操事业,实施快乐体操进校园工程,健全体操人才培养机制,唱响体操之乡、冠军之城名片。引导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场馆和培训机构,支持竞技体育多元化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启动建设南城新区“一场两馆”和城北全民健身中心,健全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着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积极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大力培育品牌赛事,不断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聚力“三大攻坚战”,在补齐短板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力防范化解风险。加快建设金融风险监控系统,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和非法融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存量债务。学习推广“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深化信访法治化建设,强化信访源头治理,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及时解决群众合法利益诉求。

  全力实现精准脱贫。下足绣花功夫推进精准脱贫,因村因户定策、精准精细施策,扎实推进危房改造、兜底保障、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政策落实落地。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基地+贫困户”模式,让贫困户融入产业链。把就业扶贫作为重要举措,加强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大力推广“民企联村”“互联网+”“爱心超市”等社会扶贫模式,汇聚各方帮扶力量,构建大扶贫格局。大力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保障已脱贫人口可持续稳定脱贫。加强扶贫能力建设,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压实包保帮扶责任,全面完成剩余12个村、17775人脱贫出列任务,确保全市整体脱贫。

  全力推进污染治理。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完善空气质量监控平台建设,加强机动车尾气路面执法,强化餐饮油烟、建筑扬尘和秸秆焚烧管控,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开展水体污染治理攻坚,加快推进通顺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185”城市水系连通工程,压紧压实河湖长制,加大污染源巡查和执法力度,确保重点河道水质持续好转。继续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和汉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统筹推进岸线资源管控和造林绿化、饮用水源地保护、汉江分洪道湿地公园建设等工程,将汉江沿线建成绿色发展经济带和生态旅游带。开展土壤污染治理攻坚,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餐厨垃圾、建筑垃圾、污泥等处理厂建设,力争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开展淡水养殖尾水治理,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成果,防治并举改善土壤质量。落实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七)聚力民生福祉,在互惠共享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充实群众获得感。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新增就业2.1万人。深入实施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扩面提标各类社会保障,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织好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五保供养“安全网”。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公建民营”等养老模式,加快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住房安居工程,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让群众住有所居。启动实施“红色物业”工程,提高物业服务水平。

  提升群众幸福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启动义务教育阶段网上阳光招生改革,加大教师引进交流力度,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中高职学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力打造“健康仙桃”,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两大医共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降低群众就医成本。着力推动文化供需有效对接,建成市文化中心并投入使用,打造仙桃文化地标。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文化小康进程。加大沔阳文化、三蒸文化、陈友谅文化、水乡文化等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力度,加强非遗文化研究保护利用。开展“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办好“农民艺术节”,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00场以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增强群众安全感。深入开展平安法治仙桃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持续开展“反诈禁毒”专项整治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质量追溯体系,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持续开展消防、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形成城市安全、社会安定、百姓安宁的良好局面。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省委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把群众的问题难题视为政府的课题考题,把群众的烦忧处作为政府的用心处,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民生情怀,汇聚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的民生暖流。

  严实作风勇担当。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强化“五种思维”,做到“五个过硬”,锻造担当的宽肩膀、练就成事的真本领。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心无旁骛做钉子、久久为功钉钉子、攻坚克难拔钉子,积小胜为大胜,敬终如始地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细。切实调高标杆、调优状态、调准路径,一棒接着一棒跑,力争每一棒都跑出好成绩。大力弘扬开放开明、尚德尚进的仙桃精神,持续传承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仙桃基因,以拼劲巧劲韧劲显作风,以担责担难担险见真功,以实干实绩实效论英雄,努力用政府的落实指数、干部的担当指数,提升仙桃的发展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

  规范用权重法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权履职。健全政府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用法治点亮城市之光。

  清正廉洁树形象。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正本清源。坚持把廉洁干净作为红线、底线,营造清爽的同志关系、规矩的上下级关系。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强化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监督检查,专项治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切实维护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

  今年,市政府将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继续办好“十件实事”:(1)新建农业产业通道300公里以上,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200公里,完成生命防护工程150公里。(2)新改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10所,新增学位1万个以上,资助贫困生1万名。(3)完成棚户区改造2400套以上,全面消除城市“泥巴路”。(4)对公交站点实施改造升级,购置电动公交车60台,启动公交移动支付方式。(5)新增视频监控点位2000个以上,为市民提供安全保障。(6)新增公共停车位3000个以上,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7)建设市精神卫生康养中心;为全市规范化管理的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免费用药。(8)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60个。(9)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00件以上、法律援助事项5000个以上。(10)对城区“三横四纵”七条主干道路和主要交叉路口改造升级,完善交通安全设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本网摄影记者 胡肖文 郭闪)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