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桃新闻

市卫健委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4日 来源:仙桃日报

原标题:为美丽乡村插上“健康”翅膀

    ——市卫健委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健康,是幸福的起点,也是成长的前提。今天,每一个仙桃人都对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

  只有全民健康才有全面小康,只有农民健康,乡村才能振兴。加快健康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农村劳动力、助推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

  顺应群众期待,打造“健康仙桃”。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到深化基层卫生改革,再到智慧医疗、健康扶贫,一路走来,市卫健委砥砺前行的步伐铿锵有力。

抓住项目“牛鼻子”助推服务升级

  “真好,真方便。”不久前,三伏潭镇栗林嘴村村民程艳芝到村卫生室做了一次远程心电图诊断,并发出了肺腑之言。

  今年68岁的程艳芝去年8月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按医嘱,隔一段时间,要到大医院做一次复查。由于她的儿子儿媳们都在沿海城市务工经商,自己又不识字,进城体检费时费力,到武汉去一趟各项开支“差不多三四百元,到仙桃也要一两百元”。现在好了,市远程心电图诊断中心延伸到了村卫生室,她不出远门,就能体检,就能免费看名医。

  设立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全市远程心电图诊断中心成立于去年5月中旬,已与全国10多个远程心电图诊断中心建立了“联络群”。全国20多名心电学、心内科专家教授通过互联网,参与典型病案“会诊”,为患者提供宝贵诊断意见。

  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专家”服务。市卫健委不断完善基层卫生基础设施,以“合理布局、优化资源”为原则,大投入开展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先后投资2950万元对15所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进行改善,新建或改扩建业务用房6.47万平方米。近3年来,我市共计投入3660万元,新建村卫生室367个。

  同时,我市紧紧抓住国家深化医改的大好时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卫生投资项目,多方筹集建设资金,2014年以来,投入3000万元用于加强软硬件建设,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设备提档升级。龙华山、沙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托管、对口支援等方式,对业务用房进行了改造,更新了彩超、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已具备基层首诊条件。

  硬件“过关”了,软件也必须跟上来。市卫健委加强对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把健康“守门人”制度建立起来。2015年以来,共为基层医院招聘大专毕业生133名,本科毕业生32名。同时,通过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三支一扶”工程引进医疗技术人才。委托仙桃职业学院招收仙桃籍医学生,分3年为全市培养150名村卫生室全科医生。2019年在武汉大学等5所高等院校举办医学人才招聘会6场次,48名研究生和120名本科生签定了就业意向;争取85个编制实行“空编补员”,为基层招贤引智。连续两年安排88名拟晋升高级职称的医技人员到指定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并从中挑选部分业务能力强、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人员挂职业务院长,全面指导基层医疗业务工作。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主动对接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全面谋划全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拟在干河办事处石桥村建设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市精神卫生康养中心;拟在长埫口镇、彭场镇、沙湖镇、沔城镇、陈场镇建设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养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康养机构;拟在环排湖区域建设21家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的精品示范村卫生室,建设108家建筑面积达15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全面改善农村医疗康养服务环境。

  目前,135个卫生建设项目被纳入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并已陆续开始建设,总投资额达2.7亿元。

“互联网+医疗”解决基层群众就医“堵点”“痛点”

  “这名膀胱癌术患者,化疗药物灌注后,膀胱粘膜居然多处呈现片状白色絮状物覆盖。”去年11月的一天,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陈德胜在了解一名患者病情后,立即通过“视频电话”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完成远程会诊。

  当日下午15时,远程会诊对接成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叶定伟针对病情给出了详细说明。最终,患者对此次会诊结果非常满意,不仅及时消除了心中的疑虑,还免除了长途求医和额外治疗费用。

  患者不用长途求医,只需通过“视频电话”,就能与名医专家一对一问诊;医生通过联网平台就可查看患者健康档案、历史就诊信息和用药信息,避免患者重复检查。目前,我市基本实现了线上医疗、健康资源共享、远程判断会诊、实时智能控管等医疗服务,城市智慧医疗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不用排长队、等挂号,直接‘自助’就行啦!”市民周帆从外地回来,本月前往市第一人民医院看病时,享受了一把“自助”服务的方便。以往,排队挂号是常态,现在无需担心,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轻松完成网上挂号。

  在市、镇两级公立医院,市民可通过自助一体机挂号、缴费、查询费用、打印检查报告单;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都实现了微信支付,群众通过手机扫描动态二维码轻松缴费;健康仙桃手机APP顺利开通,实现网上预约挂号、健康信息查询、智能导诊、满意度调查等功能;在全省率先全面启用智能服务包,与广电网络打通,居民可以用家庭电视进行签约查询、与签约医生在线视频,利用平板电脑签约、随访,让村医方便、快捷地完成公共卫生服务。

  方便患者的同时,系统还实现了实时智能管控。我市还将湖北医疗服务智能监管平台纳入系统对接,市直三家公立医疗机构一旦出现可能违规的诊疗行为,平台将自动弹窗警诫,对大处方、滥检查等违规行为进行事前提醒、事中告诫和事后审核。

  此外,我市还实现了省、市、镇、村上下医疗健康数据互联互通,设立了远程影像和远程心电诊断中心,指派了29名影像和心电专家,并要求3分钟内完成“在线”心电诊断,8分钟出具影像诊断报告,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解决基层患者就医“痛点”。

健康扶贫补齐乡村振兴健康短板

  “贫困户看病能享受哪些政策,这里写得清楚,看了心里踏实。”昨日, 杨林尾镇胜利村贫困户刘保先拿着一本小手册,边看边向记者介绍。

  这是市卫健委精心编制的《健康扶贫手册》,详细介绍了我市健康扶贫政策。

  健康是“扶贫的根本、脱贫的关键”。近年来,我市抓住脱贫攻坚的这个“关键”,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先后推出了“四位一体”(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十医疗救助+兜底保障)、“985”(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销达到90%,对大病35种特殊门诊慢性病报销80%,个人年度自费医疗费不超过5000元)、“一站式服务”(对贫困户住院治疗费用在一个窗口即结即清)等优惠贫困户的暖心政策。

  如何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问题?市卫健委摒弃了 “开个车子跑一跑,架个喇叭喊几喊,印张门神贴一贴”的工作方法,精心编制了《健康扶贫手册》,依托全市各基层医疗机构和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将“手册”发送到每一个贫困户手中,并与贫困户面对面,逐条逐款进行解释说明,确保贫困户人人知晓、个个明白健康扶贫政策。

  “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大病重病是贫困户致贫返贫的罪魁祸首,也是健康扶贫工作必须啃下的硬骨头。2018年6月,市卫健委充分发挥各基层医院院长先锋作用,大力实施“院长工程”。 21名基层医院院长带领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深入每个贫困户调查摸底,为7654个因病致贫返贫家庭制定“一人一策”治疗方案。院长和家庭医生将手机号、QQ号和微信号全部交给包保户,实行“保姆式”服务。

  张沟镇镇南村9岁男孩超超,2014年在武汉市儿童医院确诊为股骨头坏死,每年都要花费一笔不小的医疗费。去年4月,张沟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荣平主动当起了超超的包保人。

  “我们的责任就是为重病号当保姆,全程服务”。通海口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雷红亚和她的团队,对全镇42户大病重病病人实行保姆式包保服务,随叫随到,受到包保户真心点赞。

  全市21个“院长工程”团队常年辛苦奔波在农村,奋战在健康扶贫第一线。2018年,全市共有554名重病贫困户得到有效治疗。

  目前,我市已建立和完善“一站式”结算、分级诊疗、大病集中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扶贫工作考核等5大健康扶贫医疗保障工作机制。“健康扶贫决定着脱贫攻坚的成败,我们将继续在政策倾斜上做‘加法’,在医疗费用上做‘减法’,在制度衔接上做‘乘法’,在代办程序上做‘除法’,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的健康堡垒。”市卫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文/记者 李兵 图/记者 晴霄)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