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桃新闻

“小康村”里话小康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18日 来源:仙桃日报

  2月12日,暖意融融。记者走进剅河镇芭芒村的锦秋种养殖家庭农场,只见水泥路贯穿整个果园,房前屋后弥漫着土鸡的香味,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处处洋溢着新春的气氛。

  “来来来,吃个煮鸡蛋,大吉大利。”一走进农场的办公室,农场的负责人吴华雄就热情地端过来一碗鸡蛋,“你们来得正巧,今天我们正准备将这些鸡蛋分拣、打包,再迟一点过来,估计我们都送货去了!”话语间,他笑逐颜开。

  办公室的白板上写着鸡蛋和土鸡近三日的销售情况,一侧的厨房里,几名工人正忙着烧水、宰鸡、拔毛,不一会儿,红盆里就装满了4只又肥又大的土鸡。

  芭芒村村会计罗功海告诉记者,芭芒村位于剅河镇东南角,紧邻排湖,地势低洼,曾是全市95个重点贫困村之一。以前村里基础设施差、无主导产业,村民收入、生活一直受到很大影响。近年来,村里通过土地流转,引导有经济实力的能人投资农业产业项目,实现了“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蝶变。

  该村的锦秋种养殖家庭农场成立于2020年5月,总面积120余亩,目前种有“苏翠一号”1.2万棵,翠冠梨3000余棵,其它试种品种200余棵,预计盛果期年产量60万斤;养殖类以散养土鸡为主,后期还准备增加养殖品种,建立电商平台,养殖野鸡、鹅等特种养殖项目,多渠道增加经济收入。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大改观,但让村民更为惊喜的是,村里还有了农场,在家门口就能打工。农忙时节,锦秋种养殖家庭农场还带动了41户脱贫户就业,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村民樊美香说,不管是长期居住在村里的村民,还是刚从外地回家过年的乡亲,都从点点滴滴的变化中收获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年61岁的樊美香,是芭芒村一组人。原先家里以种田为生,收入来源单一。农场成立后,市人社局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将她推荐到农场打零工,干一些日常管护工作。农忙时,她的老伴也过来帮忙,也有3000余元的收入。不仅如此,她家还有4亩多地流转给了农场,每年流转土地还可获得2000余元的收入。

  时代的年轮不停转动,“小康”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对于脱贫村民郑金胜而言,小康生活就意味着力所能及帮助更多人。今年2月,他嘱咐儿子在一家工厂买回几百件毛衣,赠送给剅河福利院老人,希望能够让他们过上一个温暖的春节。

  “仅增收不行,还要滋润。”滋润就是村里人的综合幸福指数。村民左世坦说,村里还在谋划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以“双色经济”为主导,大力发展水产“金色经济”、果蔬“绿色经济”等,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18万元。

  眼下的芭芒村人,日子越过越实在,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蔡玲)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