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地专题 > 精准扶贫 > 最新报道在线访谈微视点

大棚内的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6日 来源:仙桃日报

  初冬时节,草木萧疏。在郭河镇刘河村,朱尧新的蔬菜基地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一排排钢架大棚鳞次栉比,棚内的蔬菜长势正旺。

  “托工作队的福,今年又会有好收成!”绿油油的莴苣地里,朱尧新满面春风,“以前穷困,走路都不敢抬头。如今靠帮扶发家致富,一家人都活得有尊严!”

  作为村里的“脱贫光荣户”,朱尧新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24岁那年,因患末梢神经肌肉萎缩症,双腿逐渐萎缩,妻子和儿子也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无法像常人一样正常生活。

  多年来,朱尧新一家靠着低保及经营电动车艰难度日。2015年,朱尧新被纳入精准贫困户。“没有产业,怎能脱贫?扶持产业,贫困户脱贫才更有底气!”市交通运输局驻郭河镇刘河村第一书记李晶旭说。

  靠双手脱贫,也是朱尧新的愿望。但苦于场地和资金等难题,朱尧新一筹莫展。

  没空地,李晶旭经多方沟通协调,为他在四组争取到一块8亩闲置地,免收租金;没资金,村两委干部帮其落实5万元小额信贷,让他在蔬菜大棚旁建起了板房,不再为临时住所而发愁;没技术,驻村干部杨志远帮他联系技术员上门,手把手教他大棚蔬菜栽培技术。

  依托产业,朱尧新一家的生活有了起色。“今年虽然疫情严重,但农产品价格好,深圳、兰州的贩子收购了一批,剩下的,工作队和镇里直接给兜底了。”他说。

  一项项产业扶贫收益叠加起来,产生了“化学反应”,朱尧新通过扩大其他作物面积,“钱袋子”鼓起来了。

  就在上月,朱尧新的最后一桩心事也落停。由市交通运输局出资,为其蔬菜基地修建了一横一纵200米生产道路,菜地里的菜再也不愁运不出去了。

  如今,蔬菜基地一年保底也能进账4万元,朱尧新很是满足。脱贫路上,他还不忘带动有种植能力的村民一起致富,从春天的秧苗种植、夏天的田间管理到秋天的丰收采摘,都给刘河村的贫困户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

  疫情期间,正值大白菜热销,朱尧新毫不犹豫捐赠2500斤大白菜,有人说他傻,放着钱不赚,他却说:“没有政府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是政府给了我对生活的信心。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朱尧新说:“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和决心,苦干实干,田间地头,一样能‘奔’出‘红火’新生活。”(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张曼)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