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桃本地专题 > 美丽仙桃 共同缔造 > 德耀仙桃

托起乡村孩子的七彩梦——听郭河镇青年教师吐露心声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6日 来源:仙桃日报

郭河一小青年教师陈玉霞辅导学生

  “乡村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把孩子教好,就扛起了一个家庭的希望。”这是郭河镇第一小学教师王秀的内心感受。

  “我也是从乡村走出来的,知道农村孩子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郭河镇初中教师李雪莲吐露心声。

  优质教育供给做加法、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很多青年教师走上了乡村教育舞台。他们适应乡村教育环境吗?做好乡村教师最重要的是什么……2025新年伊始,记者采访了郭河镇中心学校青年教师代表。

  “基础好、善创新、进步快,能挑大梁,学生喜欢……”这是郭河镇中心学校校长刘浩平对青年教师的评价。近5年来,郭河镇中心学校招录了33名青年教师。“95后”的他们,全心倾注、全情投入乡村教育,以实际行动生动回答了人们关注的问题,托起乡村孩子的七彩梦想。

“煎饼卷卤菜”的独特味道

  王秀来自苏北,连云港市人,追随爱情来到仙桃。

  走进班级,孩子们的憨萌神情、暖心举动,让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

  刚进班,有个男生对她做了个卡通式的笑脸,那纯净的目光,表达了对她的欢迎。那会心一笑,让她仿佛回到自己的童年。师生间就此存下一个美好的瞬间。

  课间辅导作业,孩子们见她讲得时间长,跑去接了一杯水,递给她,让她很是暖心。

  夏天时,给学生讲题。孩子们见她脸上冒汗,用纸折成扇子,帮她扇风。小小感动,润物无声。

  国庆节后的一天,孩子们拿来了家里的“土特产”,有桔子、玉米,“请王老师尝尝”。孩子们这么懂事、细心,满满的幸福感充盈王秀心中。孩子们的举动深深打动了她。

  煎饼卷大葱是王秀老家的特色美食。元旦前,她从老家快递了一件煎饼,想让这边的孩子尝尝苏北老家的味道,体会千里之外另一片天地里的孩子们的生活滋味。

  她知道仙桃娃不爱生吃大葱,就创新“吃法”,改变“卷”的内容,苏北煎饼卷上仙桃孩子们爱吃的火腿肠、虎皮辣椒、鹌鹑蛋,有的卷上卤菜,特色鲜明、别有风味。孩子们每人一块,吃得津津有味,非常开心,成了全班同学最难忘的记忆。

  家安在彭场,在郭河上班,半小时车程,每天早出晚归,王秀乐此不疲。她说,讲台有一种魔力,走上讲台就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情绪价值一下子被拉满”。师生情感的双向奔赴,是成长温暖,也是教育的意义,“现在每天都很充实。”王秀一脸快乐。

  有一次,她布置了一篇“妈妈,我想对你说”的作文。一个女孩在作文中对妈妈写道:“你在武汉有了新的家庭,不知道你欢不欢迎我去你的新家……”王秀顿时眼角泛红。

  “一定要到孩子家里看看。”第二天,王秀去家访。原来,孩子爸爸妈妈离婚多年,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一直由姑姑带着。家里陈设简单,生活清苦。

  王秀说,农村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他们“承受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东西”,更需要被看见、被关注、被关怀。念好书,可能是女孩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她明显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了。

“带着孩子们的眼睛看世界”

  李雪莲不是科班出生。读大学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武汉地质大学旁听了一段时间的课,由此喜欢上了地理学科。

  她从此一发不可收,出外游学,自学相关课程,并取得了教师资格证。2024年,她如愿成了一名地理老师。

  在郭河镇初中,她是最忙碌的教师之一:带初一年级1个班、初二年级3个班的地理课,每周17节课。

  她的体会,学习地理课,实践性更强一些,比一些学科更需要实地观察、实际体会、实践积累。农村孩子受家庭环境影响,在这方面可能差一些,他们所有关于地理知识的感知、地理概念的感受,几乎都来自电视和手机,很少通过“亲眼、亲耳、亲自”实地获得。

  因而,她在外游览参观,就比普通游客多了一项任务:带着孩子们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切身感受拍片子。“一路走一路拍,远景中景特写、俯视仰视正面、视频照片……多角度多侧面展现景色、形态,好看好玩、吸引关注,增加兴趣、增长见识,引导教学。”

  今年夏天,她第二次去了黄果树瀑布。而在三年前的秋天,她就去过那个震撼人的景观现场。两次去,她对比拍了很多片子和照片,做了精细剪辑整理。

  她为讲解黄果树瀑布课程做了充足准备。除了介绍黄果树瀑布的课本知识,她还带着孩子们“亲临”现场,实地“游览”感受这一壮美景观,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因为水量差别而产生的不一样的视角冲击,从而理解瀑布的成因、变化及生态意义。

  孩子们边看片子边听讲解,一个个瞪大眼睛,学到了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气候特征等知识,对大自然的神奇充满好奇,特别惊讶。

  学好初中地理,“就要多带孩子们出去转、看、玩”,“没有这种触摸式、代入式、体验式的切身感受,学习效果就会打折。”这是李雪莲的体会。她差不多是用尽心思,每上一节课,都尽可能多地搜集图文视频资料,消化吸收,并做足功课,精心雕琢打磨,才走上讲台,多维展示,吸引孩子们。

  孩子们的目光是清澈的。学好地理,激发起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对学习其它功课也有很好的带动作用。李雪莲介绍,她班上有一个男生,以前课上老开小差,听了地理课的新鲜讲解,打开了新的视窗,对地理课很喜欢,改掉了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学习态度好,作业认真做。

  从孩子们的变化中,李雪莲也收获了快乐与成长。

爱画表情包的“姐姐老师”

  “业务有人带、生活有人管,如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温暖舒心。”这是来自重庆的杨洋老师,谈起在仙桃当乡村教师的感受,“在这边,吃的虽然清淡了一点,但很快适应了;住的比想像的好很多。”

  当然,作为郭河镇初中的老师,她最喜欢的还是学校的工作氛围。自己学习工作上“卡了壳”,老师们热情相帮;不懂的问题问老师,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她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了讲台,教的是相对冷门的生物课,课堂经验几近空白。刚开始课堂纪律不好,一些学生思想明显“溜号”,她不知道该怎么把他们拉回来。

  热心的老教师告诉她:每节课特别是上新课,都要有好的导入,先声夺人,引人入胜;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活跃气氛,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另外,要打有准备之仗,花足够的时间备课……

  她谨记于心,认真照做,特别注重课上课下与学生的互动,很快进入角色,生物这门“副课”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们。

  七年级一班有个男生,老跟邻桌做小动作,她申请班主任把两人座位调开。男生有了小心思,在生物作业本上画了一个“疑惑”的表情包。

  这名学生尽管纪律意识差,画画却有天赋。杨洋暗自叫好,立即予以“回应”:当这名男生作业认真,字写得工整,她除了给一个大大的“优”,还画了一个“优秀”的简笔画,表示很欣赏他的学习态度。

  男生显然读“懂”了老师的意图,此后,完全变了样,不仅认真听讲,完成作业,还积极发言,经常通过“笑脸”“问候”等表情包与老师交流。他说,老师每天要批改那么多作业,很辛苦,还画表情包鼓励我,那么关心我,我应该好好上她的课。

  杨洋也正是通过与这名学生的交流,发现很多孩子也喜欢这种新的交流方式。从此,画表情包成为她批改作业时的规定动作,为此投入工作时间更长一些。以前单个作业本用红笔打等级只要两秒,现在画表情包每个需要半分钟。但杨洋乐此不疲。

  她还从网上买了一些表情贴,与孩子们互动,引导鼓励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好好学习。

  “现在虽然当了老师,但学习不能松,学习仍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这是郭河镇初中邓李恩老师的心得。

  她带3个年级、6个班的历史课,七年级4个班,八年级、九年级各1个班,每周14节课,每天在内容反复切换、节奏不断转换的状态下超常运转。

  她的体会是,只有静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才能适应乡村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

  她也摸索总结出以故事导入,结合影视剧形象演绎,不脱离课本,讲解历史人物故事、历史脉络的教学方法,受到学生喜爱。

  郭河镇一小道德法律课老师陈玉霞也有同感。她本来学的是数学,还在城区跟班学习一年,但到了郭河一小,学校却安排她教“道法”课。

  “全新的开始,只有从头学起。”她在网上查资料、找教案,故事化导入,还请有经验的老师听课,指出问题和不足。

  老师建议,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少讲,多引导学生思考、提问、讨论,从而慢慢理解出答案。

  比如讲公民基本权利,就结合实际,引导学生理解、维护肖像权;讲生命安全,就讲安全坐电梯、防溺水,遇到紧急情况,快速自救……学的扎实,教起来得心应手。

  小镇上,关于年轻教师的故事越来越多。郭河镇中心学校校长刘浩平说,随着一批批年轻教师充实乡村教师队伍,乡村教育生态正逐步改变。

  刘浩平掰着指头算了算,目前全中心共有在职教师177人,其中50岁以上的61人,占34%。他期待更多年轻教师接过“接力棒”。

  让每个孩子看得见成长,想得起童年,记得起母校和老师,有一个值得珍藏一生的快乐童年。乡村教育神圣而崇高。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是有限的,但当越来越多的自信、阳光、开朗的青春力量融入这项事业时,乡村教育的春天真的不远。(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晓旦)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