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桃本地专题 > 美丽仙桃 共同缔造 > 德耀仙桃

躬耕沃野当好“智多星”——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范桂萍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03日 来源:仙桃日报

  从青涩学子成长为农业专家,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范桂萍27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以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希望,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用专业知识和满腔热忱,守护“粮袋子”。她是农户心中的“及时雨”,是农业发展的“智多星”。

“田保姆”护农田安澜

  5月22日,我市遭遇强降雨,全市平均降雨量达144毫米。急骤的降雨让玉米、大豆、蔬菜、棉花等农作物面临排渍不及时的危机!

  关键时刻,范桂萍接到指示后,直接带头率领技术小组奔赴6个镇,查看灾情。并凭借丰富的经验,穿梭于泥泞的田间,指导农户利用水泵紧急排涝,缺苗地块前,她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的补种建议。

  “农田靠天吃饭,我们农业人要和天‘抢饭’!”范桂萍和农技人员科学地开展农业防灾减灾,也为灾后生产恢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信心。

  这样的应急抢险,只是范桂萍扎根农业一线27年的一个缩影。

  27年前,从农技推广专业毕业的她,毅然投身仙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暴雨救灾到日常农技推广,从产业发展到农民增收,范桂萍总是“冲锋在一线”。

  去年2月,我市油菜遭遇低温冻害,范桂萍带头率领专班连续奋战半月,深入田间督导各地做好清沟排渍,耐心指导农户摘除冻死早薹,并抓好追施肥料、油菜“一促四防”等措施落实,让油菜重新搭好丰产架子。

创新突破促丰收

  在粮油生产领域,范桂萍不断探索创新,针对油菜种植,在全市18个乡镇建立多个示范基地,推广落实油菜“一促四防”,为全市油菜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面对当前棉花发展要求,范桂萍积极响应上级要求,通过“技术培训+现场观摩+项目扶持”的模式,在我市建立了7个棉花示范村、12个棉花示范点,全市机采棉种植面积突破6000亩,带动种植主体实现亩均增收500元。

  在杨林尾镇晓阳村,为推动落实农田“托管”模式,范桂萍提供全程技术服务托底,助力增产增收。过去,村民种植油菜不仅要辛苦找车、装袋、晾晒,还要操心田间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如今,在“托管”模式下,村集体统一负责播种、管理、收割、售卖,种子、农资统一提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技术支持,确保油菜种满、种足、种好。

  村民田华将30亩农田“全托”后,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还实现了丰产,而且销售的价格也比自行售卖的价格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谁来种田”的难题,更让农户切实享受到农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农民朋友的“贴心人”

  翻开范桂萍的工作日志,密密麻麻记录着全年行程。去年秋冬播期间,她的足迹遍布全市18个镇办。

  近5年,她主持和参与《仙桃市油菜轮作、扩种项目》《仙桃市粮食作物高效模式集成示范推广项目》等十多个部级、省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还撰写《江汉平原麦后直播棉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仙桃市2024年单产提升技术指导意见》等10多篇报告和论文,先后在国家、省期刊发表。

  “只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真正帮到农民。”这是范桂萍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始终践行的行动指南。如今,虽然走上了管理岗位,但她依然保持着每周入村指导的习惯,用专业知识为仙桃粮油生产保驾护航。

  “农业是我一生的事业,只有多往田里跑,才能真正了解农民的需求。”范桂萍坚定地说。(文/图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黄芸)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