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乡野好丰景——“双培工程”助力农村妇女“田小妹”创业
一部手机、一个人,没有助播、更没有团队。7月7日,位于张沟镇的仙桃市黄鳝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田小妹”走进清凉的直播间,向屏幕那端的粉丝推荐“仙桃黄鳝”。
直播带货,看起来是一个人在镜头前“表演”,实则需要配合默契的庞大“后勤支持”。敢于一人一机开播,“田小妹”底气十足,“我的后勤,就是镇政府!”
在这个免费的直播间,“田小妹”只需在镜头前卖力“吆喝”,产品选品把控、打包发货等,全部由公司一条龙“服务”,“在镇里的全链条服务下,凭着一部手机,我们农村妇女就敢创业。”
“田小妹”名叫田杰琴,是张沟镇新河村人,今年40岁。近年来,张沟镇大力开展“将党员培养成能人、将能人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工程”,鼓励一批具有“电商”“养殖”“种植”等经验的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实践。
教过书能说会道,养过鸭勤快能干,这个在村里“算得上年轻人”的田杰琴,被镇里“相中了”。
“打开手机,发发视频,就可以把村里的农产品卖出去。”在镇里组织的一次电商培训中,田杰琴被抖音直播强大的带货能力震惊。以前觉得“刷抖音纯属浪费时间”的她,决定也“闯一闯”互联网。
回到家后,田杰琴注册了自己的账号,并起名为“田小妹”。她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位”——生活在田埂边的农村妇女,用手机记录乡村生活。
想要带货,第一步得积累粉丝。怎么“起号”?田杰琴每天拍摄自己的养鸭生活,“没有花哨的剪辑和配乐,一镜到底,边走边说。”就是这些“质朴”的视频,让她不到一年就收获了7000多个粉丝。
互联网带来的“惊喜”,不止来自五湖四海的“点赞”。家里养的鸭滞销了,田杰琴学着培训时老师的模样,在互联网上找销路。“胳膊就是三脚架,鸭棚子就是直播间。”一场场“简陋”,不太“专业”的直播,田杰琴卖出了1000多只鸭子。
尝到甜头后,田杰琴越播越有劲。看到乡亲们农产品滞销,价钱不好的时候,曾经卖不出鸭子的心酸就涌上田杰琴的心头。“我也不是什么大主播,但卖一单是一单,自己能赚点钱,乡亲们也有收入。”田杰琴开始帮乡亲们卖货,张家的小土豆、大白菜,李家的甜玉米、土鸡蛋,都被搬进了直播间。
田杰琴的互联网创业之路,镇里也一直做好“后勤”——打造农产品电商直播基地,邀请她免费入驻直播间;组织她多次参加市内外直播电商大赛,开拓眼界,积累经验,增加“曝光率”。
田杰琴也把所学技能“回馈”给乡亲们。集中直播卖货时,需要大量人手,她尽量在村里面请工。同村有个年轻人,患有肾脏疾病,田杰琴直播时就请他当助手,帮忙联系快递公司发货;打包就优先请村里面务农的妇女,“手脚快,干得出活”;年纪大的婆婆爹爹,则帮忙筛捡蔬菜、打理菜叶。
今年7月,田杰琴光荣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乡村振兴的路上,感觉自己多了一份责任。”在妇联组织的联络下,她准备再捡回自己的老本行——老师,无偿教授自己拍视频、做直播的经验,帮助几位农村妇女姐妹就业创业。(文/图 仙桃日报全媒记者胡纯波 实习生程敏)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