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桃本地专题 > 美丽仙桃 共同缔造 > 德耀仙桃

用汗水擦亮城市底色——记市环卫局清杂车驾驶员杜四军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3日 来源:仙桃周刊

  每天早6点不到,位于小寺垸路的市环卫局机扫所院内,多辆清杂车便已整装待发。杜四军正是其中一辆清杂车的驾驶员,每日出车归队,他都会绕着车身走完一圈例行检查——轮胎气压、机油刻度、水箱水位、线路接头,动作熟稔,一处不漏。

  这套安全流程,杜四军做了3年多,早已融入骨血。今年56岁的他,有30多年驾龄,自2022年回仙后,便一头扎进为城市“梳妆”的事业中,周而复始,却始终步履铿锵。

  技术娴熟的清运“多面手”

  “杜师傅,流潭南路这边又堆满了成捆成捆的布条,路都堵了小半。”7月8日上午,杜四军的工作群里弹出一个定位和一张照片。看到定位后,杜四军在心里规划好最近的线路,方向盘一打,立刻向着定位地点出发。

  抵达现场,废弃的服装边角料如小山一般堆在铁皮箱旁。他嘱咐车上的两位副工戴好手套,跳下驾驶室便搬了起来。

  服装废料很沉,三四个人咬牙才能拖动一捆。杜四军和两名副工分工合作,在车厢上下接力搬运。汗水浸透橙色工装,灰尘泥泞沾了满脸,但他不甚在意,快速将这些“拦路虎”全部搬运上车,恢复了小巷的干净和畅通。

  杜四军早年开过大货车,每一条街巷都刻在他的脑海中。每当有清杂需求,他心中便会提前规划最优路线,哪条小道能巧妙穿插,哪个拐角需提前倒车,皆了然于胸。

  虽工作岗位是驾驶员,但他并不单单只干驾驶员工作。搬运重物、清理杂草枯枝、转运大件垃圾,清杂现场,只要有需要,他就会主动帮忙,立刻化身搬运工、清洁工,与同事们有效协作。

  “只有大家一起干,效率才高。”杜四军笑着说。片区保洁员们提起他,无不竖起拇指:“只要一个电话,他就把杂物清得干干净净,从不推脱半句!”

  有条不紊的作业“安全员”

  面对杂乱如战场的杂物堆积点,杜四军自有章法,在看到各种杂物第一时间,脑中已生成清晰“作战图”。

  “看事做事。”杜四军说,“如果遇到有好几个杂物点,堆的东西都不一样的情况,就要优先去搬重一点的。”

  他介绍,比如有床垫、旧柜子等大件,就要先搬进车厢放平,较轻的枯枝就要靠后搬上车,然后用绳索捆扎结实,避免沿途掉落。

  “绳子勒紧点,心里才踏实。”高温之下,汗水顺着安全帽带滴进衣领,他和同事手上却一刻不停,操作绳索把车厢后的杂物勒得更紧一分。

  安全,是杜四军心中时刻绷紧的弦。作业时,车停在路边,应急灯常开,反光锥桶总是率先落地,为同伴与路人划出警戒生命线。出车前他必为车辆做“全身体检”,有一次他敏锐捕捉到传动异响,果断上报维修磨损的十字轴,及时预防和化解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杜师傅”的驾驶室像个百宝箱,锥桶、手套、绳子、铁锹、叉子等工具一应俱全,随时准备着奔赴“战场”。一旦有突击行动,他总是第一时间到达清杂现场。

  寒来暑往的平凡“坚守者”

  “前年春节下大雪,是印象最深的一次。”杜四军回忆,积雪封路,当生活垃圾转运车在窄巷前望而却步时,是他和同事们的清杂车顶上前线,一起把居民的生活垃圾一袋袋扛出巷子。白天,他驾驶清杂车穿梭街巷转运垃圾;夜间,又拖着一车盐上路,撒盐化雪,为道路解冻。

  “虽然每年春节都在连轴转,但看到因为我们的努力,让我家人和周围的人都能出行更方便,很有成就感。”杜四军说。

  杜四军的清杂车,是城市新陈代谢最忠实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寒冬,旧沙发、破桌椅堆积如山,需一寸寸拖拽装车;春来,万物生发,突击清理疯长杂草成了重点任务;酷暑中,服装加工厂周边的废布条异常沉重,给搬运带来不小的挑战;待到秋深,修剪的枯枝又层层叠叠占据车厢。四季流转,清杂主题各有侧重,但不变的是杜四军稳稳握住方向盘的沉稳身影。

  “脏累是常态,但活儿总得有人干。”杜四军说得朴素,露出一副乐呵呵的表情。

  当暮色降临,杜四军将最后一车杂物运至发电厂后,把车辆缓缓驶回机扫所。跳下车,他照例绕车细细检查一番,拍了拍跟着他“战斗”的“老伙计”。

  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日复一日的绳子、铁锹的准时抵达;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风雪中坚定的车痕和烈日下汗水砸地的印记。清杂车驶过的地方,是无数像“杜四军”一样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们,用双手留下的畅通洁净的城市肌理。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