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桃本地专题 > 美丽仙桃 共同缔造 > 德耀仙桃

一个棚,作物“上下共生”,实现“四季有果”——“新农人”黄昌宏闯出“兴农路”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1日 来源:仙桃日报

 

图为黄昌宏穿梭在草莓棚基地查看长势。

  初秋午后,气温高达34℃,胡场镇绿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草莓棚内绿意盎然,黄昌宏穿梭其间为作物“补水降温”,眼里满是对这片“立体田”的期许。

  从2009年攥着几亩地“想种新鲜果蔬”,到如今让1280亩基地实现“四季有果”,这位“新农人”用10余载,把“希望的田野”变成“丰收的沃土”。打造“四季有产”果蔬基地

  “刚开始几亩地,想着把果蔬种好,让大家吃口新鲜的。”谈到2009年创办绿丰合作社时的初心,黄昌宏语气里满是热爱。彼时,合作社规模有限,但他凭借着一股韧劲,一步步扩大种植版图。

  眼下,合作社已从“小打小闹”发展为拥有22名职工、1280亩种植面积的全链条基地:160亩桃树、210亩梨树、150亩西甜瓜、100亩草莓,还有600余亩粮油作物,实现“四季有果、全年有产”。

  为破解蔬果“保鲜难、供应短”的问题,黄昌宏建起300平方米冷库,可冷藏100吨货物。2016年,黄昌宏又迈出创新步伐,成立绿港生态果园家庭农场。农场内,30栋高标准连栋大棚与80个单体棚错落分布,单体棚专注反季节蔬菜种植,连栋大棚则成为他探索新型种植模式的“试验场”。

  “做农业不能墨守成规,要敢想敢试。”这是黄昌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正是这份敢闯敢试的精神,让他在农业种植领域找到“新大陆”。创新套种模式 草莓火龙果“上下共生”

  2019年,黄昌宏在棚里玩出了“新花样”——草莓铺在地上,火龙果挂在架上,两种作物“上下共生”。

  “它们都怕冻,能凑一块;草莓冬春卖,火龙果夏天收,时间不打架!”他笑着揭秘,这种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与空间资源,还实现了肥料“循环利用”:草莓没吸完的肥,火龙果接着用;高架种火龙果,不耽误摘草莓,土地利用率一下提上来,亩产收益直接涨了30%。

  为保证水果品质,黄昌宏坚持“绿色种植”。全程用有机肥、少用复合肥,靠物理灭虫、生物防治病虫害,2020年还引进智能农残检测设备,“每批果蔬上市前都要测,合格了才能卖,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他通过科学培育,提前上市本地大型超市,批发能卖到25元一斤,每亩稳定在6000元左右,让“科技果”成了真金白银的“致富果”。

  2023年4月,基地草莓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拿到证书那天,黄昌宏特意把证书挂在基地门口,“这是对我们种植技术的认可,也是给消费者的承诺。”带动农户共富,让技术“扎根田间”

  “黄理事,你看我家的草莓苗是不是该打叶面肥了。”胡场镇村民尹浩明常往黄昌宏基地跑。3年前他还是“门外汉”,如今种着几十亩草莓,年收入翻了两番。“种苗是他送的,消毒、防病都是他手把手教的,现在我也算半个技术员!”尹浩明笑着说。

  作为市农业技术协会理事长,黄昌宏常年开技术讲座,拉着农户到基地学;自己也不停“充电”,去武汉、上海学新技术,回来就教给乡邻。

  目前,基地草莓苗正处于营养生长期,月底将开花授粉。眼下,他又有了新想法:两年内加种葡萄,搞“草莓+火龙果+葡萄”三位一体种植。“让棚顶、地面都能挣钱,更多人能在地里挣出好日子!”(文/图 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黄芸 陈亚东)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