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年仙桃新闻

小镇烘焙店:从卖爆款到卖情绪价值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7日 来源:仙桃日报

  一家烘焙店,位于集镇上,却拥有3000多名会员,其中仙桃城区的会员就有300多人,还“圈粉”了不少武汉的食客。

  7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郭河镇的这家小店,走进门就闻到交织弥漫的麦香与奶香。

  小店取名“大麦蛋糕”,白色简约风的店面,占地面积不足90平方米,没有堂食区,销售餐包、吐司、蛋糕等37种产品,价格从3元至12元不等。

  “牛奶吐司是店里的爆款产品。”11时许,烤箱“叮”的一声脆响,金黄的吐司泛着琥珀色油光,切开的截面藏着云朵般的细密纹理,奶香味瞬间在店里飘散。才几分钟,店门口就排起“小长龙”,隔壁理发店的老板曹俊拎着鼓囊的纸袋笑道:“我们经常买面包当午饭,面包软香有嚼劲,特别可口。”

  这是一家夫妻店。系着沾着面粉星子的围裙,90后店老板石权从操作间走出来,脸上堆满笑容。“一斤面粉、3个鸡蛋,新鲜牛奶占比40%,蛋白质高得能让健身族欣喜。”石权道出爆款产品背后的细节:面团要经过5小时擀面、捶打、烘焙,光试错就扔了几百个实验品。夏天黄油易化,他练就“快手降温术”:面团含水量多一分粘手、少一分干硬,全凭指尖的精准把控。

  用心投入,收获“铁粉”。每天300多个现烤面包被抢购一空。顾客里,既有镇上的老街坊,也有从武汉、仙桃城区专程赶来的熟客。在武汉工作的李驰每次回郭河镇,总要带走10多份吐司面包,与同事们分享。

  2018年以前,石权在武汉等多地从事烘焙行业,看到镇上的面包小店尚是空白,便租下一个门面,开了这个小店。

  “过去吃面包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要吃得健康。”从事烘焙行业8年,石权夫妇越来越感受到顾客的挑剔,“不少人甚至能分辨面包里的奶油是动物的还是植物的,食材的选择必须用心,产品也是为不同用户量身定做。”

  石权举例:3元钱的菠萝包、巧克力包等产品,用动物黄油起酥、新西兰奶粉调馅,是中学生用零花钱也能买到的“平价快乐”;改良的豆沙大鼓面包,甜度减了三分,是宝妈们的下午茶首选;紫米软包反复调试糯感,成了上班族的早餐标配。

  “做产品不能一直靠模仿,要紧跟时代步伐,走在市场的前沿。”为此,他很乐意倾听“00”后顾客的意见,还不定期参加学习培训,内容既有产品创新研发,也有营销策略提升。

  不光打磨爆款产品,还要努力提升产品的情绪价值。最近,一款窑炉面包的 DIY火了起来。“越来越多人希望感受返璞归真的慢生活,静静等着面包出炉的过程太治愈了。”石权盘算着,在仙桃城区开一家“院子面包房”,砌起窑炉,让顾客亲手铲出窑烤面包,闻着果木香喝咖啡。说到这里,他的眼睛都亮了。(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黄芸 实习生 李好)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