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淬炼铸担当——记市先进工作者、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汉江支队仙桃特勤站分队长尹士栋
“兄弟们,加把劲!坚持住!”晨曦初露,训练场上已是一片跃动的“火焰蓝”。厚重的训练服下,是消防队员们奔跑的身影——这是他们雷打不动的日常必修课体能训练。队伍前方,分队长尹士栋的声音铿锵有力,激励着每一个人。
个人三等功、比武竞赛专项个人三等功、红旗车驾驶员、优秀带兵班长、优秀共产党员……这一枚枚奖章、一张张证书,记录着尹士栋从青涩少年到铁血硬汉的蜕变之路。14载春秋,他用热血和忠诚书写着新时代消防救援人员的担当。
2008年,18岁的尹士栋参军入伍,被分配到仙桃市武警消防部队。从笨拙地连接水带,到熟练操作“一车三枪”;从第一次手握水枪的颤抖,到如今在火场上的从容指挥,尹士栋在烈火中淬炼责任与担当,用汗水筑起安全防线。
“当时满脑子只想着什么时候能把我换下去。”回忆起第一次出警,尹士栋黝黑的脸上泛起一丝腼腆的笑。入伍第3年,中亚电动车市场起火,尹士栋在班长的带领下进入火场堵截火点。电动车塑料燃烧使得火场内浓烟滚滚,能见度不足一臂。防毒面具紧贴面部的橡胶触感、防火服厚重的质感,都在提醒着他危险的存在。
就在尹士栋手足无措之际,班长沉稳有力的声音从前方的浓烟中传来:跟紧我,没问题。这简短的6个字,瞬间驱散了他心头的阴霾。火势扑灭后,他摘下头盔,咧开嘴笑了——被熏黑的脸上,那口白牙格外醒目。
消防救援,考验的不仅是勇气,更是面对复杂火情时的冷静与智慧。
“因为是化学物质起火,那个火焰亮得刺眼。”从业17年,出警3000多次,某化工厂的一场大火,他历历在目。
当天,汉江消防救援支队仙桃特勤站接到报警称:一化工厂五硫化二磷仓库突发大火。此时正值该化工厂搬迁新厂,各类化学物质胡乱堆放,指挥员多次向该厂负责人确认,了解火场化学物质种类。当听说主要化学物质为五硫化二磷时,所有人心里都是咯噔一声,尹士栋说:“不能用水扑灭,只能用水泥灰层层堆积,进行覆盖窒息灭火。”
烈焰如毒蛇在地面游走,热浪裹挟着刺鼻气味扑面而来。待到水泥槽罐车抵达火灾现场,尹士栋和另外几名队员作为第一梯队进入火场,将水泥槽罐车的卸料管当作武器,与火魔搏斗。
消防车喷出的水柱凝聚于一点,但槽罐车卸料管喷出的水泥灰总是四散而飞,尹士栋和队员们只能在近距离,与流淌的火焰正面交锋。3分钟、5分钟、10分钟……60斤的防护服内汗如雨下,手中的卸料管烫若烙铁,水泥灰似瀑布般倾泻。
近4个小时地奋战,当最后一点火星熄灭,尹士栋脱下装备,瘫软在地。汗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在满是灰烬的地面上绽开一朵朵“小花”。
“我们手里的水枪,就是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钢枪。”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是尹士栋最坚定的信仰。
作为技术骨干,尹士栋对各类消防车辆器材如数家珍。从2010年初次接触驾驶,到2018年成功考取特种车辆驾驶高级证件,8年间,他靠着“多记、多看、多丈量”的执着,将冰冷的机械变成了亲密的战友。
“装备是消防员的‘第二生命’,只有把装备用活、用精,才能在实战中赢得先机。”尹士栋不仅自己学,更带着队员一起练。研究、训练、答疑、探索——他将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队友,让团队的力量在火场上凝聚、迸发。
10余载春秋为笺,3000次出征作墨。尹士栋用行动诠释:英雄,不过是把“平凡”二字,用心研磨成照亮黑暗的星火。他是万千“火焰蓝”的缩影——在浓烟中逆行,在烈火中冲锋,用青春与热血,在时代的长卷上描绘出最动人的色彩。(仙桃日报 全媒记者 陈亚东)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