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年仙桃新闻

跟着市场“跳”,从纯养殖“跳”出全产业链——陈场兔,更抢手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来源:仙桃日报

  “刚发走6000只屠宰好的肉兔,成都、重庆的客商又来催单,现在电话一响,我是又盼又急!”10月29日,陈场镇金岭村骄阳兔业合作社屠宰车间,机器轰鸣、运转不停,“兔司令”李首普望着忙碌的生产线,笑着道出这份“甜蜜的烦恼”。

  自屠宰场投用以来,客商采购选择更多元,订单量节节攀升。然而,由于肉兔出栏量仍跟不上市场需求,“等货”成了常态。

  这份“抢手”的底气,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陈场兔”产业的三年“三大跳”,实现从单一繁育养殖到屠宰、深加工的全链条升级。数据见证蜕变:去年全镇年出栏商品兔达200万只,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60多户村民变身“兔倌”,300多人实现稳定就业。

  产业起步之初,却是一路闯关。2020年,作为陈场镇招引的返乡创业能人,李首普看中肉兔养殖“行情好、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从河南引进500只“伊普吕”种兔,不到三个月就夭折一半。心急如焚的他辗转河北、山东拜师学艺,终于在当年10月攻克种苗繁育,种兔产崽量提升15倍,商品兔养殖周期缩短至两个月。

  技术破局后,李首普趁热打铁,投入60多万元扩大规模,将商品兔销往四川,成品兔则卖到湖南、武汉的科研所用于实验,售价比市场价高出20%。2022年6月,又砸下120多万元引进山东先进设备,牵头建立骄阳兔业合作社,吸纳陈场周边乡镇和汉川、洪湖、监利、岳阳等地30多家养兔专业户入社。

  “上一窝刚卖完,这一窝就被订走了!”当日上午,“95后”社员涂胜勇看着手机里到账的4万元,笑容格外灿烂。他坦言,跟着合作社干,不愁销路、不怕没技术,只需专心养好兔子,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一个产业带活一方经济,更带富一方百姓。近年来,陈场镇紧扣“产业强镇、特色兴镇、治理优镇”目标,以合作社为纽带,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出“包技术指导、包疫病防控、包产品销售”的“三包”政策,搭建起繁育、养殖、销售一体化体系,迎来“抱团发展”的订单潮。

  “‘陈场兔’出肉量高、品质还好,就算多等两天,我们也认准它。”成都客商张中正作为忠实客户,每周都会固定采购,依托这一优质货源,他的生意版图越做越大,对“陈场兔”的认可也越来越深。

  订单虽旺,但陈场镇一直保持清醒认知,兔产业唯有跟着市场“跳”,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行稳致远。该镇加快推进“全链条”布局,支持李首普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现代化兔舍,引进宰杀、包装及深加工生产线,还配套建设大型冷库,让产业链从“养殖端”延伸至“加工端”。同时叠加“养殖贷”等金融扶持政策,切实降低养殖成本、保障农户收益。

  政企协同发力,“陈场兔”跳得更欢快——手撕兔肉、风干兔、腊兔等深加工产品成功研发,迅速成为市场“抢手货”;不仅走进烧烤、火锅门店,还成了即食零食领域的“新宠”;兔毛被加工成衣物服饰,养殖产生的粪污经处理后变身田园经济的“有机肥宝贝”;直播达人纷纷上门带货,销往千家万户。

  “全链升级带富一方,现在卖深加工兔产品,比单纯卖商品兔、实验兔效益翻了2倍。”谈及产业发展,李首普难掩喜悦,“干产业就得头脑灵活、紧跟形势,这样才能脱颖而出,道路越走越宽。”

  “把红利留给百姓!我们正加快推进饲料厂建设,投用后可降低产业成本100多万元。”陈场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骄阳兔业为龙头,全力打造“精深加工+冷链仓储+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闭环,让“陈场兔”的名号更响、附加值更高、产业根基更稳,不断“跳”出乡村振兴新篇章。(市融媒体中心采访组 徐巍 鹿丹丹 刘智勇 吴友军)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