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年仙桃新闻

借他山之石铸产业强基——仙桃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考察启示录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4日 来源:仙桃日报

  沔水扬帆,阔步前行。

  11月17日至20日,仙桃市考察团奔赴潜江、天门、汉川、江西于都四地,深入智能化生产车间、电商直播基地、产业集聚园区,近距离感受先进地区产业升级的创新活力、集群发展的坚实底气、数字赋能的强劲动能,以及精准施策、深耕细作的发展智慧。

  这次考察之旅,是仙桃主动破解纺织服装产业“规模转质量”瓶颈的一次务实探索。四天四地、多场实地走访、深度交流研讨,行程紧凑、触动深刻、收获丰硕,既看清了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更明晰了产业转型的核心方向与实践路径,凝聚起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干动能的强大共识。

  看定力:聚焦赛道守初心

  “我们专攻高端户外功能性服装,靠着‘三层无缝压胶’核心技术,成为始祖鸟、凯乐石等国际大牌的合作伙伴,年加工能力达2亿件。”在潜江利维高服装车间,考察团成员围着高端户外冲锋裤驻足细看,指尖划过无缝压胶接口,深切感受到“专而精”的发展力量。

  这份成绩,源于潜江对高端户外赛道的长期坚守——300亿级产业集群中,79家规上企业摒弃低价内卷,专注品牌代工,让“潜江裁缝”劳务品牌价值突破234亿元。不贪大、专深耕,以核心技术筑牢壁垒,正是其突围关键。

  无独有偶,汉川深耕缝纫线品类,做成全国标杆;于都举全县之力将纺织服装定为“首位产业”,从零培育出900亿级集群;天门锚定数字电商赛道,让传统产业插上“云翅膀”。这些实践共同印证:产业竞争越激烈,越需定力聚焦、集中资源,方能构建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

  回望仙桃,纺织服装产业的战略坚守早已结出硕果。40多年来,仙桃坚持“产业第一、项目为王”,在江汉平原腹地构建起特色鲜明的纺织服装产业体系,55家规上企业筑牢产业骨架,女裤、工装等优势品类全国市场份额稳定,“中国女裤之都”的名号响彻业界。

  考察中,大家深刻意识到,仙桃的升级之路,既要延续对优势品类的坚守,更要借鉴四地“深耕一寸、精进一尺”的发展逻辑——聚焦功能性服饰、特色装备等新增长点,让“专而精”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签。

  看突破:创新破局开新局

  “以前上新要一周,现在‘AI设计+虚拟直播’,30分钟就能完成从出款到上架!”天门服装电商基地的直播间里,虚拟模特循环展示新款服装,后台订单实时跳动。2024年,天门服装电商交易额突破500亿元,6.2亿件服装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对传统渠道局限,天门以“一号工程”力度推进电商转型:“天门衣尚”品牌整合供应链,23.6亿元“千帆出海”计划布局海外仓,AI技术深度应用重塑产业流程,走出了一条“驾‘云’出海”的跨越之路。

  困境中寻机、变革中求进,是先进地区的共同特质。汉川曾与仙桃面临相似的企业不规范难题,却未简单“封堵”,而是创新推出“算清三本账”“设立税务辅导期”“建潜力培育库”等“疏堵结合”举措,引导6000余家市场主体走向规范,规上企业达231家,撑起516.9亿元营收。

  最让人震撼的是于都。这个无先天产业基础的山区县,直面“无中生有”的挑战,举全县之力将纺织服装定为“首位产业”,投入71亿元打造十大公共平台,创新“中心工厂+卫星工厂”模式,让企业实现“拎包入住”。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构建弹性供应链,培育3850家市场主体,全产业链产值突破900亿元,崛起为“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

  仙桃的产业发展同样不乏创新基因。从乡镇企业突破到产业集群形成,从女裤规模化发展到电商起步,部分企业已尝试智能化生产改造,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仙桃人骨子里的敢闯敢试,让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面对数字化转型滞后、产业链协同不足等挑战,考察团一致认为,仙桃需像四地那样,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用数字化重塑产业流程,靠生态化补齐发展短板,在破局突围中激活产业新动能。

  看匠心:精益求精筑高地

  一块户外服装面料,能做到怎样的极致?

  在潜江利维高服装车间,“三层无缝压胶”技术赋予冲锋裤超强防水透气性能,毫米级误差控制使其成为国际大牌核心供应商。潜江企业对技术细节的精益求精,正是300亿级产业集群站稳高端赛道的底气——这是专属于四地的“极致追求”。

  天门的“极致”,体现在效率革新:AI设计+虚拟直播将上新周期压缩至30分钟,数字化全链条赋能让电商交易额突破500亿元;于都的“极致”,聚焦生态构建:71亿元打造十大公共平台,实现设计、生产、物流全链条配套,企业投产周期缩短一半;汉川的“极致”,落脚于管理升级:“一对一”辅导+数据测算模型,让6000余家市场主体从“粗放生长”走向“规范壮大”,规上企业撑起516.9亿元营收。

  “我们提供‘拎包入住’式服务,企业不用愁配套、不用愁订单,只需专心生产。”在于都产业园区,负责人的介绍道出了极致服务的内涵。这种追求,是对产业链每一环的精心打磨,是对发展环境每一处的优化提升,更是对高质量发展的执着坚守。

  做就做标准,树就树样板。于都的协同模式让中小企业抱团共赢,潜江的园区配套让物流成本降低15%,天门的电商赋能让产品远销全球——这些实践无不证明,唯有在细分领域追求极致、在配套服务上做到最优,产业才能具备持久核心竞争力。

  差距是方向,更是潜力。

  三伏潭镇党委书记肖刚强随团考察四地后深受启发。他表示,将紧扣纺织服装千亿目标,锚定女裤与工装双赛道,深度借鉴先进地区集群培育、园区建设及数智转型经验,科学布局生产、仓储、物流、交易一体化载体,以专业化赋能工装新城集群化发展;精细绘制产业图谱,靶向招引工贸一体、自有品牌类工装及女裤头部企业;推动规上企业数智升级、小微企业工艺与管理提质,围绕招商、技改、升规、创牌精准制定分类扶持政策,加速工装新城建设,为仙桃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三伏潭强劲动能。

  “将以电商为核心引擎助推仙桃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少武考察后深切感受到,各地服装产业已迈入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新阶段,其完善的产业生态、高效物流与强劲线上布局,让仙桃面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紧迫态势。下一步,将高标准建设电商产业园,引导加工企业、网店、直播主体集聚形成集群效应;在场地、人才引进、物流等方面精准发力,降低电商企业运营成本;完善跨境电商服务体系,争取龙头企业引领,推动国内国际市场双线融合,全面激活仙桃电商与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发展活力。

  毛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政考察后完善“十五五”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紧扣提能扩产、提质增效目标,顺应“产业回迁、人口回流”趋势,以“品牌制造、跨境电商、快时尚”三线并行,开展生态、要素、链式招商;实施品牌培育战略,5年力争培育1-2个全国性自主品牌、20家品牌生产企业;推动智能升级,支持重点企业“机器换人”,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覆盖率超80%;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智慧仓储物流园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标准化洗水园区,实现一站式供给与高效配送。

  直面差距,从思想破冰开始;追赶差距,从实干笃行起步。考察团表示,要以四地经验为鉴,奋楫争先创一流,共同绘就仙桃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仙桃日报 全媒记者 胡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