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日,北京。赛迪顾问发布的2025全国百强县榜单上,仙桃的排名定格在第52位,较上一年提升2位,继续蝉联湖北第一。
这是2017年以来,仙桃第9次争先进位,第5次领跑全省。9年来,排名从86位提升到52位,地区生产总值从超700亿到过1100亿,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仙桃,锚定“聚力建支点、奋进两千亿、勇当排头兵”,走出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跳起来摘桃”
作为湖北百强县“领头羊”,仙桃的发展之路,正如其名,“跳起来摘桃”。在新时代的壮美图卷中,在城市竞争的激越浪潮里,仙桃注定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让高光时刻频频闪现。
自2001年GDP首次突破100亿元,到2017年至2022年,先后跨越700亿元、800亿元、900亿元、1000亿元4个关口。
立足千亿再出发,2024年,仙桃GDP突破1100亿元大关,达到1125.13亿元,实现百亿增量目标。这是仙桃GDP单年增量最多的一年,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百强进位,千亿扩容,这不仅是数字台阶,更是信心台阶。实现千亿后的新跨越,对内树立起更昂扬的发展信心,对外展现出更强劲的城市竞争力。”仙桃市委书记孙道军说,城市发展能级不断跃升,县域经济发展实力更足、成色更优、后劲更大,将更好支撑仙桃在湖北“百强县进位、千亿县扩容”中当先锋、打头阵。
坚持“招大引强”,加快产业倍增——
华润电力、容百科技、鼎龙半导体等一批格局性大项目建设投产,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重点领域聚势突破,支撑起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持续打好沔商牌、小米牌、台商牌,再聘10名企业家为招商大使——
开展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产业生态招商,上半年新签约项目372个,计划总投资534.32亿元,举办4场“楚商回乡、共建支点”招商推介会,集中签约项目93个、计划总投资292亿元。
聚力培优壮强,二期三期现象蔚然成景——
健鼎电子一、二、三厂连续投产,产值突破 50 亿元,居全球 PCB 产业第八名;东南佳 6 次追加项目投资、一厂变七厂,产值连年翻番;旺旺扎根仙桃 20 余年,一厂变八厂,并着手兴建九厂,年产值从 500 万元增加到 10 亿元。
今年上半年,仙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9%,地方税收收入和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均位居全省第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4%。
创新“不刹车”
在仙桃的产业版图上,位于杜湖街道的瑞阳大道举足轻重。
瑞阳大道的故事,要从一块刹车片说起。
2004年,乘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东风,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张泽伟回到家乡仙桃,投资5000万创建瑞阳汽车零部件(仙桃)有限公司,也就是仙桃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摩擦一号的前身。
最初两年,公司生产的是半金属刹车片,年销售额不足500万元。
张泽伟很不满意。
为何销售情况不容乐观?市场给出了答案:产品不够创新、不够高端、不够环保。
半金属刹车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制动效果也一般,每次制动都会产生较多粉尘。
如何才能逆势突围、破局成棋?
“只有靠创新!”张泽伟投资1.5亿元焕新设备,聘请专家院士做顾问,创建省级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站创新研究基地、全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向技术高新化、制造高端化迈进。
产品向“新”而行,以近40项发明专利成为刹车片“隐形冠军”,生产的高档陶瓷刹车片、无铜环保纳米摩擦新材料等产品95%以上出口欧美。
公司向“高”攀登,产值从500万元起跳,先后跨越1000万、1亿、10亿、15亿台阶,今年在收购墨西哥工厂后,年产值有望突破25亿元大关。
以摩擦一号为代表,仙桃经济的每一次跃升,背后都是持续向创新要动力。
在主导产业的数智焕新中增加创新厚度——
现代纺织服装、智能制造及电子信息、食品及生物医药是仙桃的主导产业。仙桃持续培育骨干企业扩规裂变,大力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提质,在“主赛道”稳住“基本盘”。持续做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黄鳝产业技术研究院、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仙桃专区入驻企业1089家,核准登记技术交易额达29亿元。
在未来产业的谋新布局中点燃创新引擎——
不断塑造新优势,打开新空间,提高仙桃现代产业体系“含新量”。在全省率先组建30亿元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基金,签约低空经济项目38个,能飞航空、中科云图、飞渡科技、玄天飞车等一批低空产业项目加快建设。
创新的基因在城市涌动,肩负使命担当的仙桃,更将创新的目标定得长远,沉潜钻研,久久为功,探索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圈。
仙桃市经信局总工程师李燕子介绍,目前,仙桃共有创新型中小企业13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其中国家重点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上半年,仙桃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和滚动技改亿元以上项目135个、144个、95个、68个。
“奋进两千亿”
奥运冠军昌雅妮最爱的家乡美食是什么?
“炒鳝鱼!”这是冠军奶奶的拿手好菜。
“鳝鱼粉!”这是冠军爸爸妈妈爱的标配。
鳝鱼,是仙桃姑娘昌雅妮的心头好,也是鱼米之乡年销10万吨的人间至味。
在仙桃城区西南方向的30公里黄鳝产业示范带沿线,数以百万计的鳝鱼养殖网箱星罗棋布。
“这条‘大黄斑’恐怕得有一斤!”7月25日,张沟镇先锋村黄鳝养殖户肖铁兵起出一箱鳝鱼,沥干水分后上秤称重。
41.9公斤!
“这一箱赚800元—1000元没问题。”张沟镇党委书记毛中阳将一条试图“逃亡”的鳝鱼扔回箱中,为肖铁兵算了一笔经济账。
从野外捕捞到特色产业,再到成长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仙桃深挖资源禀赋,瞄准发展赛道,在省委农办“鳝七条”政策支持下,一条百亿级黄鳝产业链正加速成型。
养鳝鱼每年都有收成,培育一个产业、打造一条产业链的收获周期却要拉长到5年、10年,甚至更久。
多年来,仙桃因地制宜发展镇域经济,持续优化空间布局,致力打好特色牌,形成“一镇一品”的发展格局。
彭场非织造小镇、毛嘴女裤小镇、西流河荷鳝小镇、长埫口果蔬小镇、沙湖生态小镇、胡场特碳小镇、三伏潭职业装小镇、郭河水产小镇、沔城文旅小镇……仙桃各乡镇瞄准市场需求,深耕细分赛道里的大市场,建起一条条“搬不走”的产业链。
让体操之乡、冠军之城的“文化名片”成为“经济品牌”,让“摘金夺银”的争先气质可观可感——
持续擦亮春跑马拉松、夏竞龙舟赛、秋品黄鳝季、冬赏花灯展“人间仙桃·四季有约”活动品牌,全力建设区域消费首选地。今年已成功举办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龙舟预赛、中国龙舟公开赛、中国飞盘联赛等国家级赛事,组织仙桃马拉松、厂BA篮球赛、唱响仙音等群众文体活动86场,带动全市限上餐饮业、住宿业分别增长54.5%、22.9%。
金牌的底色,是拼搏、奋斗,是追赶、超越,城市发展也是如此。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就是赛场最美的姿态。打造“湖北的昆山”,向着挺进五十强、奋进两千亿的目标前进,仙桃,顶峰见!
聚力建支点 百强再进位
勇当全省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仙桃市委书记 孙道军
全省“新春第一会”提出,推动百强县进位、千亿县扩容。仙桃是湖北首个千亿县,连续9年全国百强争先进位,2025年居第52位、连续5年全省首位。回顾建市近40年、直管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仙桃的发展既有项目支撑、产业托底的普遍性特征,也有城乡融合、改革赋能的差异化特点。我们聚力建支点,对标抓紧干,以“五个一”推动发展之进,力争在全省县域勇立排头、争当标杆。
精织一块布,从一张订单到产业集群的蝶变升级。30多年前,非织造布产业从“一个意外的外贸订单”做起,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成为仙桃第一支柱产业。近年来,我们持续延伸产业链、做强供应链、提升创新链、拓展价值链,“仙桃市无纺布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玄武岩消防阻燃材料、建筑用复合膜等技术创新成果加速转化,2024年实现产值200.22亿元。当前,正以非织造布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为牵引,加快打造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精养一条鱼,从沔水仙鳝到致富靠山的跃升变迁。凭借平原水乡的资源环境和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仙桃开创了“池塘网箱养鳝、黄鳝人工繁育”的先河,赢得了“全国养鳝看湖北、湖北养鳝看仙桃”的美誉,被誉为“中国黄鳝之都”。特别抢抓省“鳝七条”政策机遇,加快推进黄鳝“种养加销安”全产业链发展,“仙桃黄鳝”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品牌价值达226.71亿元,中价·仙桃黄鳝价格指数成为行业风向标。今年上半年,繁育黄鳝苗种11亿尾,黄鳝产量达3.34万吨、增长34%。我们正按照“一盘棋、一条链、一品牌”要求,推动黄鳝产业保总量、扩份额、打品牌,通过“一条鱼”牵引带动现代农业产业冲刺千亿。
精做一个园,从要素集约到新质创新的聚变涌现。仙桃高新区是全国第三家、湖北省第一家设在县级市的国家高新区。近年来,我们统筹推进特色立园、企业入园、创新拓园,充分发挥“铁公机、港保电”基础设施优势,做强以健鼎电子、鼎龙科技、弘景光电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园,以摩擦一号、工匠派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园,以新蓝天、容百科技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园,引领带动仙桃高新区“一区六园”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18.45亿元。当前,正加快打造以仙桃国家高新区为龙头,以新材料产业园、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为重点的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矩阵。
精美一座城,从水乡田园到城乡融合的治理实践。聚力建设全省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协同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建设,推广“绿道+公园+商圈+街区”模式,481个老旧小区改造焕新、20个完整社区便民利民,汉江奥运公园建成开园,河湖相连、绿廊相嵌、城景相融的现代化水乡田园市、生态型健康滨水城格局初步形成,仙桃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当前,我们正以做好“水安、水美、水兴、水富”文章为基础,持续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快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精育一班人,从干部提能到发展提质的同频共振。仙桃是体操之乡、冠军之城,先后走出5位奥运冠军,夺得8枚奥运金牌,永争第一、永不服输的精神特质根植于仙桃人血脉中。我们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大力弘扬冠军精神、拼抢精神,推动干部学习提能、实践强能,用作风建设成效支撑支点建设质效,用支点建设成色检验作风建设本色。过去4年,全市经济总量先后跨越900亿、1000亿、1100亿3个百亿台阶,今年力争突破1200亿元。
发展无止境,奋斗谱新篇。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锻造过硬作风,在“量质并进、整体提升;融合发展、协同联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作风、务实为民”五个方面勇当排头兵,力争在全省率先挺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并持续进位,为湖北支点建设贡献仙桃作为。
仙桃为湖北县域发展 提供了示范性实践经验
□ 汤鹏飞
仙桃市在全国百强县中稳步进位,不仅是其经济实力、增长动能与发展质效的综合体现,更是湖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为县域发展提供了示范性实践经验。其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强市,精准把握“新、特、优”三字要诀,探索出一条符合县域实际、富有时代特征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以“新”塑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向“新”,构建了“3+2”现代产业集群集聚成势;强化科技赋能,依托黄鳝产业技术研究院、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激发企业创新,通过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梯度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
以“特”筑基,着力锻造“根植性”特色产业。仙桃通过实施沔农精品行动,将黄鳝打造成百亿级产业链,塑造“仙桃黄鳝”等区域公用品牌;深化“一镇一品”,引导张沟、彭场、毛嘴等乡镇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了一批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小镇。
以“优”护航,高效塑造一流营商环境。仙桃坚持“产业第一、项目为王”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擦亮“i仙桃·仙办好”营商品牌,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作为吸引和留住企业的“磁石”与发展的“沃土”。
面向未来,仙桃要继续发扬“跳起摘桃”的进取精神,勇当湖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标杆表率,奋力向全国县域经济前50强迈进,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提供更为坚实的县域支撑,贡献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仙桃智慧”。
(作者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