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论奋力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 :时不我待促建设
原标题:时不我待促建设
——二论奋力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
当你将一袋袋垃圾扔进垃圾桶时,当你在干净整洁的马路上行走时,你是否想过:“垃圾都去哪了?”
自2014年2月起,仙桃建立了“大环卫”格局,把农村纳入城市环卫体系,推行“城乡一把扫帚扫到底”,无论中心街道、背街小巷、城中村,还是城乡结合部、城郊村、偏远乡村,生活垃圾统一清扫收集、集并处理。城市乡村洁净了,可是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怎么办?
现实的答案颇显无奈:全市每天产生的大量垃圾,运往仅有的一座生活垃圾填埋场。用填埋垃圾的模式,与仙桃建设绿色家园的理念相去甚远。因为,仙桃地处江汉平原,地下水位高,人口稠密,人均土地资源少。填埋垃圾不仅占用耕地,也容易污染地下水。
生态财富是最大的财富,绿色家园是最美的家园。聪明的仙桃人,如果你放出眼光,逡巡世界,你会发现,淘汰落后的填埋模式,选择先进的焚烧发电模式,是解决仙桃生活垃圾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是呵护仙桃绿色家园最铿锵有力的行动。
绿色发展的理念,早以法律定格于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确立的垃圾处理原则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所谓减量化,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以及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含体积和重量)的过程。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无害化,是指在垃圾的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处置的全过程中减少以致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垃圾处理模式符合“三化”要求?
世界上对于垃圾的处理存在多种模式,主要包括填埋、堆肥、焚烧发电等。填埋投资低,但存在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并有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可能,且占地大,选址困难。堆肥投资不高,但存在臭源易扩散、重金属污染难以控制等问题,堆肥质量也不稳定。垃圾焚烧相较于填埋、堆肥,占地面积小,可以大大减少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烟气和污水经过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不会对周边居民的身心造成危害;产生的热力可以用来发电。显而易见,垃圾焚烧发电是最符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的处理方式。2015年,南京市政府出台《生活垃圾“十三五”无害化处理规划》,将再建四处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今年,山东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从2017年起,山东省内新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要一律选择焚烧(发电)处理技术。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对于一座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是城市部件标配。
前不久,副省长曹广晶率省直相关部门来仙桃调研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在现场办公会上,曹广晶赞同仙桃规划建设方案,鼓励仙桃建好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全省试点工程,为全省探索经验。
仙桃的“一号工程”,全省的“示范项目”--循环经济产业园,既承载着仙桃人民的殷切期待,又肩负着全省试点的光荣使命。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仙桃人历来开放开明,能领风气之先,明理睿智,善作善成,必将不负厚望,快马加鞭,全力以赴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让水乡田园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清灵、气清净。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