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尚:规范直播带货 合规方能致远
近年来,我国电商直播行业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期。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前10月,全国直播销售额超2.2万亿元,同比增长58.9%,占网络零售额18.1%。电商直播活跃了消费市场,为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与此同时,网络直播行业中的种种乱象也给不少人带来困扰,直播电商平台投诉多发。产品质量差、虚假宣传、不文明带货、价格误导等问题引发消费者“吐槽”。相关问题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市场公平竞争,亟待整改规范。
电商直播间是网络平台交易的重要虚拟场所,消费者总能看到带货主播和周围参与者之间“你唱我和”的情景,这被称为“直播捧哏”,多名幕后工作人员通过附和主播来营造价格低、库存少的氛围,以此催促用户赶紧下单。在有的直播间还有“职业弹幕人”,通过跟播互动、刷虚假好评等增加人气,制造商家商品好、销量高的假象,诱导消费者非理性下单。这些行为既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也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的恶性竞争,容易形成不良的网络风气。
目前,广告法、电子商务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皆适用于网络直播带货。《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直播营销各方参与主体的责任,《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网络直播营利行为规范性引导,最新修订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将通过互联网直播方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纳入管理。只有依法加强电商直播管理,整治不正之风,惩治不法勾当,才能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夯实基础。
网络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也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共治。监管部门应认真履职尽责,对电商直播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平台要认真履行管理主体责任,加大监管力度,做好引导规范;商家则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强化自律,诚信经营;消费者也应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在网购过程中加强对各类营销套路的防范,发现权益受损及时向平台和监管部门举报求助。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规范电商直播带货,需要政府、平台、商家、消费者等多方共同努力,一道为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和蓬勃活力。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