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襄河时评

张俊:警惕短剧“围猎”老年人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1日 来源:仙桃周刊

  《闪婚老伴是豪门》《人到五十,闪婚霸总》《团宠老妈惹不起》……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近几个月,短剧的风吹向了“夕阳红”赛道,短剧市场迎来一波中老年题材的井喷,这虽然满足了部分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但伴随而至的还有老年人上瘾问题,有的平台随即开启“收割”模式,诸如“父亲因刷短剧不慎刷爆银行卡”“爸妈两个月内充值高达4000元观看短剧”等事件频发,微短剧危害老年人,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热议的话题。

  不可否认,有些短剧剧情紧凑、反转不断,以贴近中老年人的生活情节和“先惨后爽”“隐瞒豪门”的叙事模式,直击老年人的情感共鸣点,满足了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老年人沉迷微短剧,还因为退休后生活无聊,短剧成为了他们消磨时间的重要工具。

  短剧可以“适老”,但不能“坑老”。不少短剧利用精准算法分发和快捷免密支付等手段对老年人进行定向收割。老年人作为互联网“新人”,缺乏对网络内容、付费规则的警惕性,再加上有些不良平台在收费提示上故意淡化提示内容、缩小提示字体,将“充值解锁新视频”“自动续费”等说明暗藏在条文的不起眼处,从而一步步引诱老年人续费看剧,用剧情套牢老年人不断追剧、持续付费,老年人终成被制作方和平台共同“围猎”的对象。并且,让老年人意料不到的是,一些短视频平台的收费项目竟然开通容易关闭难,取消程序异常烦琐,老年人基本很难搞懂。

  短剧成瘾、激情消费,既给老年人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针对这些消费套路,仅谴责和批评是不够的,子女搞“一刀切”不让父母看短剧也不现实,有关部门、平台、社会、家庭需多方努力,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安全健康享受数字时代的娱乐方式。

  相关部门要建立微短剧行业法律法规,完善微短剧售前售后服务,整治各种乱象,扎紧监管的“篱笆”,形成常态化管理,促进其创作更加健康化、规范化,实现良性发展。作为平台方,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优化短剧推送模式和内容,健全短剧收费渠道,让消费告知页面更加醒目,保障老年人在消费过程中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

  社会与家庭也应当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怀。子女要加强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多多陪伴父母,及时了解父母的精神需求,引导他们更加健康、积极地参与到数字生活中来,帮助他们解决在数字平台中遇到的问题。社会各界也应当加强对中老年人数字素养的培训和宣传力度,帮助老年人提高网络防范意识,政府、社区、媒体平台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讲座,或通过为老年人编“顺口溜”的方式,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记忆网络安全知识。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