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襄河时评

蔚兰:肇事“顶包” 后果严重 切莫“仗义”帮倒忙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3日 来源:

  热心帮助朋友排忧解难,本是做人的优良品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忙”都能帮,比如说交通肇事“顶包”这样的“忙”,就绝对不能帮,该拒绝就要拒绝,切莫“仗义”帮倒忙,掉入泥潭害自己。

  日前,某市公安交警部门侦破了一起交通肇事逃逸“顶包”案。案情说起来还有点曲折。当地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被一辆小轿车撞倒,伤势很重,肇事车辆扔在现场,司机逃逸。

  交警赶往现场勘查。此时出现一位男青年,自称是肇事司机。交警在询问男青年时,察颜观色,怀疑其并非真正的肇事司机,而是替人“顶包”。通过一番情理交融的劝导,男青年了解到肇事“顶包”作伪证的危害,承认肇事车并非他所开,他当时只是碍于情面,答应了亲人的请托。

  交警要求男青年敦促真正的肇事司机投案。次日,又有一名中年男子来到交警大队,称自己是肇事司机。民警在讯问过程中,发现中年男子并无饮酒行为,且驾驶证丶车辆保险均为正常状态,根本没有肇事逃逸的必要。另外,在调看相关视频监控时,交警也看出了很多不合常理的疑点。

  面对交警指出的诸多异常之处,中年男子无法自圆其说,再加之民警宣讲相关法律法规条款,晓以厉害,男子最终才承认他是受人之托,过来“顶包”。

  目前,在交警的办理之下,这起案件真正的肇事逃逸司机已经受到了法律的惩处。同时,这起案件的发生,也给自认为“仗义”,答应帮亲人、朋友的违法犯罪行为“顶包”的人敲响了警钟。

  据业内专家介绍,一个人交通肇事之后,找人“顶包”,不但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还有可能构成妨害作证罪。 而替人“顶包”者,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没有肇事就能置之事外,在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顶包”者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在交通肇事后果严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顶包”者甚至可能构成包庇罪。

  “顶包”者自以为“仗义”,但实际上是好坏不分、善恶不辨,助长了某些人违法犯罪的嚣张气焰。不仅自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还会因为干扰司法公正,破坏法律秩序,对个人的信用记录和社会评价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甚至还可能影响到自己儿女的升学和求职工作。

  据交警介绍,在他们办理交通肇事案件的过程中,替人“顶包”者并非个案。但这种“顶包”,很容易露出马脚。特别在当下高科技设施较为完善的情况下,肇事者和“顶包”者掩耳盗铃,自诩聪明,实际上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此,生活中面对亲戚或者朋友请求替其“顶包”时,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勿因朋友义气或亲情绑架而知法犯法,最终害人害已。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