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让“沔才”近悦远来
7月4日,我市举行第二批“沔才卡”发放仪式。来自工业、农业、文旅等领域的53名优秀人才,共领取323.4万元人才补贴。
据悉,“沔才卡”服务涵盖安居宜居、家属安置、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16项贴心内容,包括购买新房每平方米有500元补贴、市内文化体育场馆享受优惠折扣等;依据人才类别划分为A至F六大类,补贴力度诚意十足:A类人才每年最高可获86万元补贴,F类人才每年最高也能拿到4.2万元。自去年9月《仙桃市“沔才卡”实施办法(试行)》发布以来,经过严格的审核筛选,第二批共有205名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才获得认定。凭借多元政策红利,仙桃吸引各地人才汇聚,实现了人才队伍稳定与城市发展的双赢。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当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农村实用人才等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2.2亿人。虽然我市人才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与先进发达地区、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比如,人才总量偏小、结构不够优化、氛围不够浓厚等等。我们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综合施策,拿出“真金白银”的诚意,持续涵养优良人才生态,努力让各类人才近悦远来。
要海纳百川“引”人才。聚焦金融、科技、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围绕“3+2”现代产业体系,打好沔商牌、乡情牌,积极吸引离乡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持续推进人才引进工作。要立足长远“育”人才。人才既要靠引进,也要靠培养。要紧密贴合企业育才,借力“三新”党建,引导企业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加强产业工人、技术骨干队伍梯队建设;并以“汉江人才计划”为引领,统筹实施引才、杰出人才、青年人才、产业人才等项目,定期组织人才评选活动,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同时,深入实施“万名鳝农”“万名裁缝”“万名护工”滚动培养计划,着力打造“仙桃工匠”品牌。要各尽其能“用”人才。加快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黄鳝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技术创新实验室、科技小院等平台,为人才施展才能提供广阔舞台。特别要不遗余力“留”人才。既要真金白银给“政策红包”,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健全落实“沔才卡”服务体系,广聚天下英才;更要真情实意“以心换心”,对人才在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关怀、生活上关爱,在全社会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人才助推仙桃“勇当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