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架好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有问题,找12345”——这句质朴的话语,承载着群众对政务服务的热切期盼与深厚信任。作为反映诉求、寻求帮助的重要渠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宛如一座无形的桥梁,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头系着政府部门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12345热线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热线的规范运行和效能提升指明清晰路径,意义深远,必将推动这条民生热线更加畅通高效,真正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近年来,12345热线影响力日益凸显,已成为民意的“集散地”。数据显示,不少城市热线年受理量高达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件,诉求覆盖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环境、市场监管等民生各个领域,事无巨细,皆关民心。海量的诉求,既是对热线服务价值的肯定,也折射出政务服务便民体系的不断完善。然而,随着诉求量激增,热线运行也面临新挑战:部分地区存在响应迟缓、推诿扯皮、办理效率不高等问题,影响群众满意度;个别非理性诉求挤占公共资源,干扰正常服务秩序。这些问题亟待破解,以保障热线高效顺畅运转。
此次《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为热线服务的规范与提升提供全方位指引。规范、提升12345热线服务,就是在加固这座“连心桥”,让政声民意交融更顺畅,让政府服务更贴合民心。这不仅是优化政务服务的关键举措,更是提升政府治理效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其意义在于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倒逼政府部门改进作风,提升行政效能,巩固政府公信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意见》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地各部门需协同发力。一方面,要完善工作机制,压实责任链条,确保各项要求落地见效;加大培训力度,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响应迅速、服务优质的专业化热线服务队伍。另一方面,要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定期评估通报办理情况,对成效显著者表彰激励,对履职不力者严肃问责,形成有力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也需要广大市民积极配合,拨打热线时了解政策、明晰受理范围,理性准确表达诉求,共同维护热线良好运行生态。
12345热线,这座“连心桥”,一端连接民生冷暖,一端承载治理答卷。随着《意见》的深入实施,我们有理由期待,这条热线将更加规范、高效、温暖,在服务群众、助推发展、促进和谐中发挥更大作用,真正成为承载民心、传递政声、彰显治理现代化的民生热线,既有温度,又有速度与力度。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