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诗韵:为孩子系好暑期“安全带”
仙桃中小学校的快乐暑假已经开启。如何保障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健康的假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中小学生大多是未成年人,生活经验、认知能力和安全意识相对不足,不仅需要老师、家长或其他成年人传授生活经验,帮助他们提升自理能力、应变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发力,增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远离危险——否则,带来的只会是伤痛与悔恨。
暑期户外活动是意外事故的高发场景,其中溺水和交通事故尤为频发,且危险性极大。毫无疑问,守护孩子的暑期安全,家长是第一责任人。对每个家庭而言,孩子的安全都是重中之重。即便许多家长工作繁忙,无暇全力履行监护责任,但只要用心协调,总能找到解决办法。家长应时刻对孩子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与防范提醒,协助孩子制定暑期计划;还可与孩子共同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或通过观看安全视频等方式,引导孩子主动规避风险,提升自我保护与自救能力。
此外,家长客观上无法时刻全程监管孩子的户外活动。一方面,家长没有暑假,尤其是双职工家庭,常将带娃任务托付给老人,而老人在精力、体力及知识储备上存在局限,应对突发状况时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孩子也需要独立成长空间,与伙伴自由出游是其社交发展和性格塑造的必要需求。因此,社会需要更多地承担起守护孩子暑期安全的责任,营造“人人共守暑期安全”的良好氛围,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说,面对隐患与危险,在场的每个人都不应袖手旁观,不能将救助他人孩子视为“闲事”而冷漠对待。路遇闯红灯的学生,我们能否上前劝阻;发现野泳的孩子,能否及时制止;看到迷路哭泣的孩童,能否耐心陪伴、施以援手。只有当每个人都愿意为善意付出行动时,才能真正守护好我们珍视的一切。
总之,保护青少年免受意外伤害,重点在于盯紧薄弱环节,关键在于强化安全意识。与其开展全面但可能流于形式的风险排查,不如聚焦重点问题,精准施策;与其进行单调重复的说教,不如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样、吸引力强的暑期活动;与其仅在事故高发期进行应急提醒,不如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帮助孩子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人们常说“百密难免一疏”,但保护孩子,“疏”胜过“密”。因为治本之策在于引导与疏导,帮助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健康心态。这不仅能减少暑期悲剧的发生,更将让孩子们受益终身。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