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坚持开门抓学习教育,将作风建设新成效转化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把件件小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方能汇聚执政为民的磅礴伟力。好事要办好,功夫在深处。唯有带着泥土味的调研,才能蒸出群众心坎上的暖心饭。长埫口镇四合村的幸福食堂里,80岁的黄天贵老人一句“好吃管饱,幸福食堂是个宝”,道出了满屋老人的舒心。从首次开办三个月便关张,到如今“民政补一点、村集体垫一点、爱心人士捐一点、个人出一点”的良性运转,幸福食堂的二次“上岗”,端出的不仅是一日三餐,更是村干部沉下心、俯下身,一笔笔细算成本账、一次次倾听老人言的扎实作风。
停车难是城市通病,更是检验治理精细度的试金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延伸到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精准施策、精细服务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既要做“硬投入”增供给,更要下“软功夫”优配置、提效能,让有限的资源释放最大的民生红利。我市向闲置宅基地、废旧花坛等“边角料”要空间,让微型停车场兼顾绿意与便利;满庭春小区里,一边是闲置的地下700多个车位,一边是地上400多个缺口,公安、社区、物业携手,盘活存量成为关键;建立智慧停车平台,推出“限时停车”“潮汐车位”“轻微违停免罚”等柔性管理举措。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必须直指物业服务“老大难”问题。电动车充电难、服务打折扣、公共收益不透明、押金退还难……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耐心“把脉”找准症结,更需勇气“开方”刮骨疗毒。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公示满意度评价,广泛收集居民反馈意见,以督促整改、公开曝光、依法解聘“三个一批”推动物业服务提质增效。无论是新建的8650个电动车充电端口,还是阳光下晒出的101万元小区公共收益“明白账”,抑或是公开曝光的侵占业主权益案例,都表明物业服务的提升,必须置于阳光之下,接受业主的监督。
心近一寸,事暖三分。从幸福食堂的烟火气,到城市停车难题的破解,再到物业服务品质的提升,我市弘扬“四下基层”传统,用好调查研究“金钥匙”,党员干部俯身倾听、主动认领、务实解题,破除“畏难回避”思想,向顽瘴痼疾“亮剑”,用动真碰硬的力度赢得群众满意的高度。当党员干部真正把身子沉到一线,把心思用到实处,那些困扰群众的“急难愁盼”,终将在作风转变的暖阳下冰消雪融。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