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抓创业促就业托举民生“稳稳的幸福”
创业连着就业,就业托举民生。我市将抓创业促就业放在民生工作的突出位置,一套套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接连落地,一批批带着梦想的创业者返乡兴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也让千家万户的日子更有奔头。
政策支持实打实,创业者才能心无旁骛。我市的“组合拳”力度不小,推出《关于实施仙桃籍人员返乡创业回归工程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把税收优惠、担保贷款、场地支持等干货整理成政策大礼包,送到创业者手中。特别是创业担保贷款,最高达500万元,市财政还贴息一半,这实实在在缓解了不少初创者的燃眉之急。一次性创业补贴、技能培训补贴、创业扶持资金等多项红利叠加,为不同阶段的创业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政策的“真金白银”流向哪里,创业者的信心就落在哪里。
创业要成功,除了资金,还得有门路、有方向。我市在推动创业模式创新上动了不少脑筋。一方面,积极牵线搭桥,把企业的需求和高校的智慧连接起来。与华中科技大学等“智囊团”合作,共建低空飞行研究中心、江南大学仙桃研究院,让科研成果在家乡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另一方面,紧紧抓住优势产业做文章。围绕“3+2”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了毛嘴服装产业园、农产品物流园等,新吸纳23家企业,落地项目20个,带动了1700多人就业。“仙桃裁缝”“仙桃鳝农”这些响当当的劳务品牌,通过“技能+创业”的模式培训了2万人次,成功引导千余名技术能手回家乡开辟事业新天地。
好的创业生态,离不开贴心的服务沃土。我市搭建的“就在沔阳”智慧平台,织就了一张覆盖市、镇、村三级的服务网络,让创业者找政策、找工作变得像“网上购物”一样方便。超过2000家企业提供的近6万个岗位信息汇集于此,打通了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抓住人才这个关键,不仅组建了26人的创业导师团为创业者引路护航,还着力培养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储备力量。服务网点覆盖城乡,“创业陪跑”空间延伸到家门口,资源对接平台不断优化,“一件事”集成改革让办事更省心,在解决创业者安居、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上持续加力,让创业者能够安下心来干事业。举办多场专题推介会,签约项目达149个,总投资超430亿元,这股由“楚商回归”“沔商回乡”带来的热潮,正是仙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最好证明。
抓创业促就业不仅是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叠加,更是一种系统思维下的环境营造。我市打通了从政策落地到成果转化的链条,兼顾了引进外部“活水”与培育本土“金种子”,让创业的“梧桐树”真正引来人才“金凤凰”。以创业带动就业,让增长的成果惠及了更广大的人群,既稳住了经济的“大盘”,也兜住了民生的“底线”。
创业稳,则就业稳;就业稳,则民心安。期待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继续深耕这片创业就业的热土,让更多人在奋斗中找到人生的舞台,用勤劳的双手共建更加美好的家园。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