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木:仙桃文旅,从“流量”到“留量”的精彩蝶变
我市在“双节”假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旅游成绩单:袁市村“袁家口码头”开街首日超5万人次涌入,再现“沔阳小汉口”盛景;沔阳小镇系列活动成功吸引游客7万人次。假日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97.28万人次,同比增长13.16%;实现旅游总收入6.709亿元,同比增长29.86%。这些数字背后,是仙桃文旅从短暂“流量”向长期“留量”的深刻转变。
从“点上出彩”到“全域绽放”,厚植水乡田园底色。仙桃以“绣花”功夫抓好人居环境建设,持续夯实“生态型健康滨水城、现代化水乡田园市”的生态本底。在节点打造上求精,聚焦沔阳小镇、沔阳里、袁市老街、稻荷鳝园、洛江花溪、四季花谷等重点片区,深挖文化内涵,凸显个性特色,实现“颜值”与“气质”并重。在全域提升上求美,统筹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建设,持续推进“绿道+”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让城市更具都市味、烟火气,让农村更具乡愁感、人情味。
从“特色引流”到“业态留客”,激发文旅消费活力。紧紧锚定全年社零额超600亿元、增长10%的目标,千方百计提振消费、激发活力,做好旅游文章。做活常态引流,精心组织“文旅+”“赛事+”“农业+”“非遗+”等促销活动,精心办好洋河梦之蓝·梦想音乐盛典等系列活动,推动“商农文旅体”深度融合,有效激发游客的消费热情。做深产业融合,依托“中国黄鳝之都”“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等金字招牌,持续深耕“一块布”“一条鱼”等特色产业,推动工旅、农旅融合发展,打造独具魅力的产业旅游体验,为消费增长注入持久动力。
从“血管畅通”到“底盘稳固”,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坚持硬件与软件同步提升,加快补齐短板,筑牢旅游发展根基。抓紧谋划“十五五”铁路建设,争取仙洪监高铁项目落地,打通对外连接的“大动脉”。完善城乡路网,重点推进乡镇主干道升级改造、景区道路连通、城区断头路打通工程,让群众出行更方便、游客游玩更顺畅。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仙桃,统筹抓好食品安全、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整治,用好“户户走到”“法警司村+”“逢四说事”等工作机制,全力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让其玩得开心、游得安心。
从奔赴“流量”之约,到安于“留量”之所,仙桃文旅的画卷正在全新铺展。我们将以“敢、快、干”的奋进之姿,让“人间仙桃”真正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诗与远方。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