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襄河时评

王红峰:做“健康英雄”,从掌握“七步洗手法”开始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4日 来源:仙桃周刊

  每年的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今年的主题是“Be a Hand washing Hero!——成为洗手英雄!”。全球洗手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于2005年倡导设立,并在当年的10月13日正式确立,目的是呼吁全世界通过“洗手”这个简单却重要的动作,提升公众卫生意识,预防传染病感染。

  按照往年的发病规律,秋冬季节是流感暴发流行的季节。想要避免感染流感,除了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也是防范流感的重要举措,“你洗手了吗”也因此成为热门流行语。洗手真的有这么重要吗?哪些情况下必须洗手?你又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

  我们的双手上附着大量细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每个人每只手上大约存在150种细菌。另有实验显示,一双未清洗的手上约粘附有80多万个细菌,而人在1小时内至少会用手触碰3次鼻子、眼睛、嘴巴等部位。不过,这些数量庞大的细菌,可通过正确的洗手方法去除。研究表明,仅用清水和肥皂洗手,就能使皮肤疱疮发病率下降34%、腹泻发病率下降53%、肺炎发病率下降50%。

  手是人体的“外交器官”,人们的一切“外事活动”都离不开它,这也使得双手容易沾染细菌和病毒。“菌从手来,病从口入”,因此养成勤洗手、会洗手的习惯至关重要。那么,哪些情况必须及时洗手呢?一是吃饭前要洗手。日常工作生活中,双手会接触大量他人触碰过的物品,不洗手就进食,容易将病菌带入体内,威胁健康;二是如厕后要洗手。人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致病菌,厕所的扶手、门把手等设施也易残留细菌;三是为孩子清洗后要洗手。婴儿和儿童的粪便中充满致病菌,并非许多家长认为的“没有危险”。此外,制备食物前、外出回家后、接触钱币后、前往医院或接触病人后,以及打喷嚏、咳嗽、清洁鼻子后,也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同时,我们还需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即“七步洗手法”:第一步洗手掌。用流动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将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洗拇指。一手握住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将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和手臂,双手交换进行。洗手最后需将手冲洗干净,冲洗时要用手捧水先冲洗水龙头开关,避免接触不干净的开关导致再次“污染”。用肥皂持续搓揉20秒,产生的丰富泡沫能破坏手上携带大量病菌的油脂和污垢,还能让手部留下宜人气味。

  “人人洗手,大家健康;大家洗手,文明风尚”。朋友,今天你正确洗手了吗?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