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襄河时评

蔡国胜:用“尺子”和“板子”管好乡村振兴的“钱袋子”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来源:仙桃周刊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全链条、无死角”的监督,筑牢资金安全堤坝。

  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善政、德政和美政。它涉及各类惠农惠民补贴发放与一系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背后是巨额专项资金投入。乡村振兴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不仅关系农业兴旺、农村稳定和农民幸福,更关系作风建设与“群腐”治理成效。管好、用好乡村振兴的“钱袋子”,各级监管部门必须用好手中的“尺子”和“板子”。

  “尺子”就是规矩、制度和标准。各项补贴发放的依据与标准是什么,产业通道设计施工的规格与指标是什么——诸如此类问题,国家均有明文规定、明确要求和严格标准,这些便是监管部门手中的“尺子”。

  监管部门要反复宣讲政策法规,让人人知规矩、明“尺子”;要依照“尺子”,对乡村振兴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使人人守规矩、畏“尺子”。在纪委监委推动下,我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8个督导专班,联动各乡镇、街道办党委政府开展自查整改,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严格方是大爱,各级监管部门从“坐等线索”转向“主动挖掘线索”,积极履职尽责、扎牢制度篱笆,这本身就是对相关责任人员最大的爱护与保护。

  “板子”就是问责、整改和惩处。乡村振兴资金管理既要拿起“尺子”,依据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也要举起“板子”,对不法行为露头就打,将各类违法乱纪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板子”的威慑与警示作用。今年以来,我市纪委监委对发现的问题线索顺藤摸瓜、一查到底,共查处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582个,立案37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08人。纪委监委的“板子”警醒世人:乡村振兴资金绝不能成为雁过拔毛、层层截留的“唐僧肉”,更不能成为少数人中饱私囊的“摇钱树”。

  管好、用好乡村振兴的“钱袋子”,“尺子”和“板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离开“尺子”,“板子”便失去正当性;离开“板子”,“尺子”便没有权威性。只有让“尺子”与“板子”双管齐下、同步发力,做到早发现、早查处、早整改,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确保乡村振兴的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