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调查

调查:少年“飞车”隐患多:未成年人违规骑电动车应警钟长鸣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2日 来源:仙桃周刊

  电动车因便捷环保成为家庭出行常用工具,但暑假期间,未成年人违规骑电动车现象频发,潜藏着极大安全隐患。“会骑”不等于“能骑”,更不等于“安全骑”。

  记者从我市公安交管部门获悉,暑假以来已查处多起未成年人违规驾驶案件,涉及电动车、摩托车甚至小型汽车,其中最小的驾驶人仅9岁。这些违规行为集中表现为:未满法定年龄驾驶、闯红灯、逆行、随意变道、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超速行驶等,每一项都直接触碰交通安全红线,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那么,未成年人骑电动车究竟存在哪些具体风险?法律对其骑行资格有何明确界定?相关部门又将如何筑牢未成年人交通安全防线?针对这些问题,仙桃周刊融媒体记者展开了走访调查。

  街头乱象:未成年人违规骑行频发

  城市道路上未成年人骑电动车的危险场景屡见不鲜,让市民揪心不已。

  8月15日晚9时许,市民刘先生在前通路高架桥下目睹惊险一幕:绿灯亮起时,一辆电动车飞速横穿马路,将路口刚刚起步的车辆紧急逼停。驾驶人及后座乘客稚气未脱,疑似初中生,不仅超速行驶,还存在闯红灯行为。“事故就在分秒之间,太危险了。”刘先生至今心有余悸。

  在新城大道通勤的金女士也多次遭遇学生违规骑行。“常有穿校服的学生骑电动车逆行,有次差点和我的自行车撞上,幸亏我及时捏了刹车。”她注意到,学生们不仅很少戴头盔,还存在违规搭人现象,安全隐患极大。

  家住满庭春的杨先生则遇到过更夸张的情况:4名身着初中校服的学生同乘一辆电动车,在小区内道路飞速行驶,“速度开得太快,从旁边经过都心惊胆战,生怕他们撞到人或者车。”

  法律明确:未满16岁禁骑电动车

  近年来,未成年人骑电动车现象日益增多,但法律对骑行年龄有明确规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规: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驾驶机动车须年满18周岁并考取相应驾驶证;驾驶自行车需年满12周岁,且需遵守交通规则;摩托车后座不得乘坐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轻便摩托车不得载人。

  为何未满16周岁不能驾驶电动自行车?市公安局交管大队二中队指导员郑传华解释,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身体和心智都仍处在发育阶段,存在安全意识薄弱、操控能力不足、难以应对突发情况等问题。未成年人的力量、协调性、反应能力还不成熟,对潜在危险和交通规则的认知不够深刻,判断、应对和处置紧急情况的能力不足,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危险境地。

  事故警示:违规骑行代价惨痛

  未成年人违规骑电动车引发的事故后果往往更为严重。

  2024年,16岁的未成年人龚某驾驶二轮电动车在彭场大道上行驶时,因为光线较暗,采取紧急避让措施不及,撞上一辆停靠在路边停车位的白色小客车。强大的反弹力让龚某当场倒地,身体多处受伤,而且因为事发时没有佩戴安全头盔,导致其面部严重受损。

  类似案例并不少见:未戴头盔导致面部严重受损、撞伤行人需承担赔偿责任等,都是违规骑行的直接后果。

  郑传华强调,马路交通瞬息万变,未成年人骑行时尤其要远离大货车、公交车等大型车辆——这些车辆存在视线盲区,“看得见才是安全”,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多方共治: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7月18日,未成年人陈某驾驶小车前往彭场镇被交警查获。经查,陈某属第二次无证驾驶被查,被处以拘留3天的处罚。

  8月14日晚,交管大队二中队在城区五岔路口夜查酒驾醉驾时,发现一名电动车驾驶人韩某是未成年人,其所骑电动车经鉴定系两轮摩托车,韩某属无证驾驶。办案交警将韩某和车辆暂扣,并联系其监护人,到该队接受安全教育、观看教育视频,写下保证书后才放行。

  记者了解到,暑假期间,我市交管部门在日常执勤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未成年人骑电动车、摩托车、小车等行为,都会当即暂扣车辆并联系其监护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为何违规现象屡禁不止?郑传华分析,一方面部分家长图方便将电动车交予孩子;另一方面,青少年存在耍酷、攀比心理,骑行时追求速度、玩超车漂移等,大幅增加了风险。

  对此,我市交管部门已多次开展进校园、进社区普法宣传,在暑假荣怀学校专项整治中,通过案例一对一讲解违规载人、逆行等行为的危害。接下来,还将以路口、岗亭为阵地,通过“黄马甲义务执勤”等活动强化教育。

  “安全驾驶不容侥幸。”郑传华呼吁,监护人需提高危险防范意识、以身作则,学校和社区共同携手,才能筑牢未成年人交通安全防线。(仙桃周刊融媒体记者 邓律)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