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贤炎——筑牢民生后盾 让群众更有“医靠”
筑牢医保防线,守护民生福祉。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聚焦“一老一小”核心需求,推进融合型教联体、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为医保工作指明了方向。近日,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贤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保部门将全力让医疗保障成为守护群众健康的坚实基石,在全市“聚力建支点、奋进两千亿、勇当排头兵”的新征程中,书写医疗保障与民生福祉同频共进的时代答卷。
如何夯实医保民生基本盘,把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守好用好?陈贤炎说:“将以‘服务、改革、管理’为三大抓手,重点做好六件事——呵护‘小的’、照顾‘老的’、保障‘病的’、支持‘新的’、挤掉‘虚的’、打击‘假的’,全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让医保真正成为群众健康的‘守护神’。”
这三大抓手具体如何落实落地?陈贤炎从三个方面展开介绍,每一项举措都紧扣“民生”二字。
在经办服务上求“优”。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以新一批重点服务事项为目标,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服务再造,加强数据共享,强化部门配合,实现更多、更快、更优的“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服务。持续做好参保扩面经办服务,推进“一人一档”全民参保数据库建设,加强参保数据治理,有效推动全民参保,完善经办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生育保险经办服务,推进生育津贴“即申即享”。
在改革创新上求“快”。持续深化按病种付费改革,落实全省按病种付费医保经办管理规程等配套措施;逐步完善医保待遇保障体系。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衔接,完善大病保险倾斜支付政策,提高困难群众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增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积极推动长护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经办管理机制,为长护险开头起步打好基础。
在基金监管上求“严”。创新基金监管方式。加强智能监控和大数据监管,推动监管重心从事后向事前、事中监管转移,持续提高基金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强化两定医药机构精细化管理。规范定点准入操作流程,建立退出机制,强化绩效考核。加大协议履约检查,推动落实协议处理月监测机制。推动实现“两定”医药机构申请、网签、考核等协议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加强门诊慢特病管理。加强认定机构和人员管理,对慢病认定结果不低于5%比例的抽查检查,确保门诊慢特病审核工作公正、公平、公开。
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陈贤炎表示:“再接再厉、锐意进取、对标争先,推动全市医疗保障工作迈入全省第一方阵。”(仙桃日报 全媒记者 胡圣)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