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陈村里甜瓜香
汉江之畔,铁路桥下,长埫口镇周陈村的垚玥生态农业合作社大棚格外惹眼。
9月1日,步入合作社甜瓜棚内,清甜的瓜果香气扑面而来。白皮的甜宝与绿皮的绿宝簇拥在藤蔓间,宣告着丰收的到来。技术人员何玉平正带领工人忙着挑选、采摘成熟的甜瓜。
棚外,采购商韦小伟正忙着装箱,准备将这新鲜的甜瓜第一时间发往各大商超。
这两款“宝藏”甜瓜错峰上市,精准契合了消费者“甜、香、鲜”的多元期待。“今年种了20多个大棚的甜瓜,亩产1.2万斤,瓜一熟收购商和游客就来订货采摘,根本供不应求。”何玉平难掩喜悦地说。
39岁的何玉平是合作社负责人樊智英专门聘请的技术“把关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与仙桃女婿,在部队时就负责生态果蔬种植,有着20多年的丰富经验。刚从部队转业,就被樊智英以每月8000元的薪资请到了合作社。
在专业人才的加持下,合作社主打“小时候味道”的圣女果成功上市,不仅畅销市场,还打响了知名度,亩均效益达5万元,带动50多名村民就业,每年发放工资超50万元,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租金加工资,每年固定2万多元的收入,放在以前真不敢想。”村民孙先娇感慨道,上了年纪的她,曾为家里的土地怎么种而犯愁,如今依靠合作社,生活有了稳稳的保障。
如何让土地实现最大利用,让合作社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樊智英和何玉平一直在琢磨。经过反复商议,他们决定尝试种植一季甜瓜。本地甜瓜通常在5月上市,而垚玥生态农业合作社则把上市时间定在8月。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进行田间实验,没想到一下就尝到“甜蜜”喜悦,种出的甜瓜口感好,市场竞争力强,每天出货量达2000多斤。
更让樊智英欣喜的是,今年种植的锦绣黄桃也迎来了挂果季,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黄桃清甜多汁。预计明年每棵树就能迎来200斤的丰果期。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村民就业,镇政府通过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起了22个现代化大棚,作为村集体资产。樊智英将这些大棚全部承包下来,每年给村里缴纳租金,为村集体增收贡献力量。
“持续做大做强产业,通过示范引领、科技创新、利益联结等方式,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特色主导产业。”对于未来,樊智英有着清晰的规划,她将引进草莓番茄等特色瓜果,丰富合作社的果品种类,延长采购期;搭建电商平台,开拓线上销售渠道,让瓜果卖得更远;建设烧烤休闲区,发展乡村度假项目,让合作社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更多村民共享发展红利。(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鹿丹丹 实习生 程敏)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