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返乡“链上开花”
原标题:陈场镇围绕产业建链条,吸引万余村民田间创业,发展西兰花种植3.5万亩——
游子返乡“链上开花”
9月10日,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落下,在陈场镇金岭村,金伟正趁着土壤墒情改善的好时机,组织50多名村民加紧移栽西兰花幼苗。手起铲落间,一株株嫩苗在田里“安家落户”。“预计5天就完成全部移栽,期待今年也有个好收成。”金伟满脸喜色地说。
去年,金伟在村里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支持下,首次试种50亩西兰花。依托“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统一收购,让农户只管种、不愁销。第一年,他就尝到了甜头,净赚20多万元。今年,他信心大增,将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
“有合作社‘撑腰’,西兰花价格稳定、销路广,今年干劲更足。”金伟笑着说。
陈场镇是远近闻名的西兰花种植大镇,为让村民种得安心、卖得省心,镇里整合资源,形成了育苗、种植、收购、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目前,全镇西兰花种植面积3.52万亩,千亩以上的西兰花专业村近10个,每年有近万人“链接”在西兰花产业上,总产值超过1.5亿元。
在金岭村,西兰花种植面积达30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一半,年产值1800万元。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村民选择返乡种植,仅今年就新增1000亩。
村民金培刚就是“新成员”之一。在外闯荡的他,看到村民们靠西兰花增收致富,今年也整好10亩田,买苗试种。“先用一年时间积累经验,打牢基础,明年再扩大规模。”他说。
镇里还抢抓政策机遇,为种植户“保驾护航”——成立西兰花专业合作社38个,补贴建设大小冷库30个,总存贮量达1500万斤以上,有效保障了产品保鲜和市场供应。
“我们还将在品种培优、单产提升、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建设绿色高产高效基地;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推进西兰花初加工和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让‘一朵花’成为兴农、强农、富农的‘黄金产业’。”陈场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鹿丹丹)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