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年仙桃新闻

女裤名镇的幸福生活——来自毛嘴的报道之三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4日 来源:仙桃日报

  距离国庆节还有几天,“想到毛嘴周边好好逛一逛,看看沔阳小镇,游游汉江奥运公园……”湖北(毛嘴)匠心工坊服饰公司配货员陈艳辉的心已经“飞”了。

  45岁的陈艳辉,老家在江西吉安,小家在石首,早前一直在老家建筑工地做活。去年4月,听说毛嘴招人,就跑过来试工,“一试就不想走了。”

  陈艳辉掰着指头算:工厂管吃管住,空调、热水不要钱,月工资8000多元,有时能过万,离家也不远,“比预想的好很多。”

  陈艳辉的故事是毛嘴2万多名服装打工人的“日常”。

  自在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陈艳辉在很多地方打过工,但像毛嘴匠心工坊这样“善待”员工的公司却不多见。厂子800多人,每人都有宿舍,双人间;夫妻员工都安排了单人间,水电费公司出,工作餐也免费。

  有时想改善一下生活,就约工友们去网红街“潇洒”,一起撸串、喝啤酒。

  他买了车,逢休息日,就开车去野钓,洪湖、监利、汉川到处跑;有时也看电影,逛街,或是刷手机……“这就是自己一直想要的安逸生活。”

  毛嘴镇鲜明的主业、充足的就业机会、惬意的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安居于此。“乐活新城、自在毛嘴”,是打工人们打心底里的感受。

  幸福小镇,温暖底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从“纸上”到“现实”;“衣食住行、业教保医”这些琐碎日常,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古堤村78岁的村民张孝爽,每天最开心的是,到村里的“青雅居”安幼养老服务中心练字、临帖。高背椅、窗明几净,写累了与一帮老伙计在院子里兜兜转转,自在得很。

  政府主导、老板支持的“青雅居”今年5月投运,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设有书画室、棋牌室、养生驿站、助浴室、爱心食堂等,集吃、憩、玩、健身于一体。周边四五个村55位7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搭伙”。对于一些年纪大、行动不便的人,安排专人送餐到家。

  毛嘴镇斥巨资,以镇村联动,推行“助餐、理发、洗衣、洗澡、代办代购”服务“五件套”,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全镇建起“1+5”养老服务体系,以“向阳红”镇域养老服务综合体,加上古堤、文庙等5个村级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全镇32个村(居),目前已基本建成。

  “青雅居”的“养生驿站”最受老人欢迎。离家近的老人几乎每天下午都去泡脚。两点半来,吃了晚饭回家,“神仙”般的日子其乐融融。

  城里有的,毛嘴都有

  “每次回来都不一样,变整洁了,漂亮了,能留住人了。”这是毛嘴第一代服装人、毛嘴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别核庭对老家的印象。

  别核庭家大儿子的厂子在武汉,小儿子的公司在毛嘴,他当“顾问”经常汉、仙两头跑,“每次回来都有新鲜感”。

  “以前老怕来客,吃的、住的拿不出手,怕怠慢了人家。”现在毛嘴宾馆、酒店升级了,喝茶聊天很安逸,健身散步也有了跟武汉一样漂亮的绿道。这次办节会,他早早就给客商安排好了吃住行,“再不用到潜江、仙桃接待客人了”。

  镇区绿道环绕,运动公园焕新,主次干道刷黑,核心路段新增停车位、充电桩、自动洗车站,大型超市、影院、茶室、日间照料中心落地……毛嘴“15分钟便捷生活服务圈”已形成。

  “城里有的,毛嘴都有。”在毛嘴逛街,时不时发现新开业的店面:奶茶店、咖啡屋、游戏吧、健身房、台球厅、干洗店等,新的消费场景、消费时尚争相挤进毛嘴。

  共享电动单车率先登陆毛嘴,首批投放200辆,每天骑行率达70%以上。共享电单车之所以首选毛嘴镇,是因为这里产业工人多,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共享电单车成为很多人镇内出行的首选。

  380多家服装企业、2万多名产业工人是个巨大消费磁场,1000多米的网红夜市街、200多家摊档,承载着女裤名镇的活力与城乡烟火,打工人的吃穿用度让夜市街溢彩流光。

  29岁的李偏从孝感嫁到仙桃10多年了,踩过缝纫机,开过餐馆、网店,今年春节,听说夜市生意好,她四处学习卤菜技艺,盘了间工坊,摆起“仙五猪蹄”卤菜摊。生意一天天变好,她和老公街头街尾各摆一摊。夏天时,又邀来弟弟,请了师傅,加了两个摊位。网红街上,想吃“仙五猪蹄”,走几步总能遇上。

  吴翔是毛嘴镇人,一直在武汉做生意,经常刷到“网红街”视频,那密集的人流灯火,让他心动了。于是回到毛嘴,开了家烧烤店。口口相传,小视频传播,他的烧烤摊已小有名气,吸引很多外地人慕名来尝鲜。

  夜深了,网红街卤香仍在弥漫。他们的坚守,使这条街成为小镇的活力地标。

  老人孩子热炕头的快乐日常

  “在毛嘴上班最开心的是,每天都能看到老人和娃。”这是王梅娟的心里话。39岁的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的17岁,小的才8岁,“再不回来照顾孩子,孩子性格养成可能出问题。”

  王梅娟15年前去广州开服装作坊,收入虽然不错,但要自己接单、找活、请人,没有单子愁,单子大了也心急。

  “最怕家里有事,无助到让人崩溃。”她说。有一次她父亲骑摩托车接孩子时摔倒了,她心急如焚,连忙买票往家里赶。好在只是父亲骨折,孩子没有大碍。那一刻,她暗下决心,只要有机会就回家打工。

  毛嘴服装产业的发展“召”她回家。她对目前的生活也心满意足:开车10分钟到家,吃得好、住得好,基本不花钱,工钱却不少。最可心的是,天天能陪孩子、看孩子。“这是自己最大的责任。”她说。

  “以前往外面‘奔’是为了讨生活,现在跑回来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毛嘴镇横堤拐村女工李文静,6年前看到毛嘴服装厂越来越多,工资开得也不低,好多人都回来了,就“随了大流”返乡,如今担任公司质检员。

  她全家都“吃在服装产业链上”:老公在武汉的公司研发部打版,父亲在伊尔美服饰打工,母亲在仙桃陪孩子读书。老家村子有10多人在这儿上班,“都是近几年陆续回来的。”

  李文静夫妻俩每月工资能有2万元,父亲也有近7000元,如果公司赶活加班,收入还不止这个数。”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操心,岁月静好。”她感慨。

  “礼遇孩子,善待家长。”9月21日,毛嘴镇政府给仙桃八中毛嘴校区200名高一新生派发“大礼包”,表达对孩子们的爱心和欢迎。

  毛嘴高中停办了10多年。随着产业工人集聚,他们对孩子家门口上好高中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于是,去年9月,仙桃八中毛嘴校区正式成立,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特别倾向女裤名镇,解除打工人的后顾之忧。

  毛嘴今年派送给孩子们的“八个一”礼包是:一封勉励信、一只卤鸡加抱枕被、笔记本、水杯、钥匙扣、晴雨伞、帆布袋六件毛嘴卤鸡文创产品。

  “漂亮、高级、喜欢!”孩子们刚结束军训,就迎来了“大礼”,欢欣雀跃。“在毛嘴读高中,真香哎!”(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晓旦)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