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年仙桃新闻

把科技种子播进更多孩子心里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4日 来源:仙桃日报

原标题:机器狗当“教具”,太空车作“考卷”,“科普达人”刘春华——

          把科技种子播进更多孩子心里

  “嘀嘀——”10月12日,市科技馆内,一阵清脆的警报声骤然响起。循声望去,一只银灰色机器狗正围着模拟烟雾源转圈,机械狗头上的探测器不停闪烁——这是刘春华科普课上的“明星教具”,刚一登场,就把30多名孩子的目光牢牢吸引。

  “大家别着急,咱们先看它怎么‘干活’!”刘春华手持遥控器,熟练操控机器狗完成巡逻、避障、探测等一系列动作,边演示边讲解:“它身上的传感器就像‘眼睛’,能‘看见’烟雾和障碍;里面的编程就是‘大脑’,指挥它行动。”原本抽象的“机器原理”,借着活灵活现的机器狗,变成了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趣味体验。

  这堂生动的科普课,只是刘春华科普工作的缩影。作为授课老师,今年他根据需求定制课程,带着机器人、机械零件等器材走进市科技馆,本学期计划授课10场。

  智能驾驶汽车自主避障、智能港口机器臂高效装卸、天气预报靠大模型精准预测、无人快递车穿梭小区送件……他的课里没有枯燥的理论,总拿生活场景为“例子”,把“学科技、用科技”的念头种进孩子们心里。他还会引导孩子们思考:“未来很多工作可能会被机器人代替,但设计、编程、维护机器人,都需要懂科技的人。”

  若机器狗是科技启蒙的钥匙,“未来太空车”项目,就是刘春华送给留守儿童的“成长礼物”。今年3月,得知仙桃三中风和日丽校区有学生对科技感兴趣,他立刻组建团队,带着器材和教案走进学校。

  “老师,我的太空车能爬上斜坡啦!”在科技教室里,初一学生刘依依举着自己拼装的木制太空车,满脸自豪。为了让孩子们真正掌握技术,刘春华和4名志愿者老师耗时2个月、80个课时,带30多名孩子制作“未来太空车”。“既要懂原理,更要动手做。”团队把课程设计得趣味与技术兼备:从绘制太空车图纸,到组装木制车架,再到安装马达、电池和开关,孩子们两人一组,在实践中摸索齿轮传动的奥秘。

  不久后,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开赛。赛道上,孩子们的太空车有的速度飞快,有的能自动返回起点。为了提升性能,有人反复调整齿轮比例,有人特意加装“反向开关”,刘春华指导的6组学生凭借扎实的技术和独特的创意,成功收获奖项。

  “看到孩子们从好奇到动手,再到拿奖,我比谁都开心。”刘春华说,这份成就感,让他更加坚定深耕科普的决心。除了进校园授课,他还推动“流动科技馆”大篷车项目,一年开展几十场活动,把机器臂、编程设备等送到乡镇。每当大篷车开进乡村校园,孩子们围着设备欢呼的样子,是他最大的前行动力。

  “科技科普就像点燃火柴,哪怕只能照亮一小片地方,只要能在孩子心里留下一点光,说不定将来就能长成参天大树。”48岁的刘春华用热爱与坚持,把科技的种子播进更多孩子心里,点亮他们的创新梦想。(文/图 仙桃日报全媒记者黄芸)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