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年仙桃新闻

一门四代让水浒门拳焕发新生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来源:仙桃日报

图为刘中雄悉心指导女儿“精进武艺”。

  “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走进“忠义武术馆”,刘中雄身着练功服,为学员示范水浒门拳的腿法。他一米六四的个头,在人群中不算起眼,曾因身体瘦弱被格外严苛对待最不看好,却成为了家族武术传承的核心支柱。如今,刘中雄已是江汉平原水浒门拳第四代传承人。

  水浒门拳是怎样传到仙桃的呢?相传,清咸丰年间,山东拳师李大斌因犯命案官司逃至沔阳。由于李大斌拳术高超,且擅长水浒门拳,被当地拳师赵千福尊为师长留居家中,水浒门拳得以在沔阳流传。至今,水浒门拳已在老沔阳一带流传150余年,成为湖北省独具一格的多腿法地方拳种。

  据了解,李大斌在沔阳传授水浒门拳,主要有两支谱系:一支传沔阳彭场芦林湖赵千福、钱财苟等人。钱财苟因嗜食鸦片身体残坏无传人,赵千福艺成授徒,门墙云集,名冠沔阳。另一支传天门曾家咀刘吉武等人,刘吉武传郭忠诚,郭传弟子刘毕西,刘传次子刘中雄等人,此支拳术传承脉络清晰完整。

  刘毕西自幼拜郭忠诚为师,苦练水浒门拳,将18套拳术以及刀枪棍棒等器械技法烂熟于心,手握全国最完整的水浒门拳传承体系。刘毕西将一身本领倾囊相授给3个儿子,其中身体最差的小儿子刘中雄,成了他最寄予厚望的人。

  5岁的刘中雄,本该是被父母捧在手心的年纪,却踏上了艰苦的习武之路。每天清晨,天还没亮,他就得爬起来练基本功,稍有懈怠,父亲的板子就会落下。“踢撞板、打木桩,每天至少练5个小时,早晨练基本功,晚上打拳,还要和哥哥们对练到转钟。”回忆起童年,刘中雄满是感慨。父亲当兵时养成的严明纪律作风,在教武时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让刘中雄的习武之路格外“苦”。

  可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15年的时光,刘中雄不仅练好了身体,更掌握了水浒门拳的精髓,成了父亲最骄傲的传承人。他将18套拳术以及刀枪棍棒等器械技法全部练得“青出于蓝胜于蓝”。

  即便20岁后上班、结婚生子,刘中雄也从未放弃练武,每天雷打不动地练习,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这份坚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人。大女儿刘雅静5岁时,便踏上了父亲当年的“老路”,架子拳、扎马步成了童年日常。“太累了,不想练,哭了无数次。”刘雅静回忆,肌肉酸痛、枯燥乏味是习武路上的常态,可在父亲的影响下,她还是坚持了20多年,如今更是全职投入到水浒门拳的传承中,一边带娃一边授课。

  传承的火种,还在继续传递。刘雅静的儿子4岁起就跟着家人练武,如今10岁的他,在心里种下了坚定的执念:“把水浒门拳传承下去。”孩子的话,让刘中雄倍感欣慰,也更坚定了他推广水浒门拳的决心。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水浒门拳,也为给孩子做表率,刘中雄开始带着家人和学员走出武馆,参加各类比赛和交流活动。2023年5月,他带队前往河北参加戳脚拳交流赛,国家武术协会副主席、北体教授吴彬特意叮嘱他:“把原汁原味的传统水浒门拳带回湖北,好好传承下去。”同年6月,在武汉举办的传统武术大赛上,看着武术界知名人士对父亲的尊重与高度评价,刘雅静暗暗发誓:“要勤学苦练,不能给父亲丢脸。”

  2023年8月,刘中雄的传承之路迎来了重要时刻。武林界“泰斗”吴彬将他介绍给自己的师弟钟海明,并进行了拜师仪式。钟海明是戳脚翻子拳当代主要传人,70多岁高龄仍致力于武术传承,还曾整理翻译《李小龙技击法》。

  如今,刘中雄创办的“忠义武术馆”已在仙桃扎根10多年,培训学员超千人。他还积极响应教育部“武术进校园”行动,走进西流河小学、大新路小学等学校,让水浒门拳走进千家万户。同时,他将水浒门拳与仙桃武狮项目结合,让北狮子表演从单一的爬桌子,变得跳跃灵动、动作丰富。他还组织开展公益武术表演60多场,学员们先后在“武当国际演武大会”等赛事中斩获80多枚奖牌,其中金牌30枚。

  作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武术项目(套路)一级裁判,刘中雄肩上的担子很重。“到我手上,不能把水浒门拳丢了。”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从父亲刘毕西的严苛授艺,到他自己的坚守与推广,再到女儿、外孙的接续传承,水浒门拳这门在仙桃流传150余年的传统武术,正在刘中雄家族的守护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文/图 仙桃日报全媒记者黄芸)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