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年仙桃新闻

“法警司村+”让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3日 来源:仙桃日报

原标题:“心”为针、“调”作线。郭河镇将调解平台搭建在群众“需求处”——

    “法警司村+”让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从出事到圆满解决,只用了不到20天。镇领导、综治中心带各单位一起出力,帮我们想办法、讨说法,咱们家属也终于安了心。”11月10日,聊起3个多月前的糟心事,郭河镇经纬村村民唐杰香依旧眼眶发热。

  此前,唐杰香的侄子唐某某在结束农活后,搭乘三轮载货摩托车返程途中遭遇车祸意外身亡。事故发生后,家属与相关责任方就赔偿事宜争执不下,协商陷入僵局,矛盾一度激化。

  关键时刻,郭河镇综治中心主动介入。没等唐杰香一家跑部门,综治中心协调法院、派出所、司法所及经纬村“两委”工作人员迅速集结,形成联调专班,一方面安抚唐某某家属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另一方面核算赔偿标准、向责任方释明法律责任。

  半个月的协同调处,双方最终签订调解协议。“原以为得拖个一年半载,这结果真让我们没想到!”唐杰香说。

  唐杰香一家的经历并非个例,而是郭河镇发挥“法警司村+”联调联动机制效能的缩影。

  “过去,由于基层调解力量分散,群众跑断腿,嘴皮磨破,事情还是悬着。”郭河镇综治中心主任刘钢一语道出基层治理过去的“痛”。

  有“痛”处,还得及时根“治”。郭河镇创新整合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力量,构建“多主体参与、纵横联动、上下贯通”的多元解纷格局,将过去“各管一摊”的分散模式,转变为“多部门协同”的联调模式,推动矛盾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一线解决。

  “以往村民需往返不同部门解决问题,如今在综治中心即可实现‘一站式’处理,真正让群众‘有处说理、就近评理’,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郭河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罗传奎介绍。

  从“有处说理”到“贴心服务”,郭河镇将调解平台搭建在群众“需求处”,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每周四,村里固定设立“说事点”,村干部、司法所工作人员、驻村律师现场坐班,村民可随时反映诉求、咨询问题。针对法律知识薄弱的群众,法律顾问还通过案例解读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郭河镇大发村村民邵某某砍伐树木时不幸身亡,家属与雇佣方协商赔偿无果,陷入困境。镇综治中心得知情况后,立即启动“法警司村+”联调机制,辖区人民法庭迅速出具司法确认文书,明确责任划分与赔偿金额,高效化解纠纷。“要是没他们,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邵某某家属说。

  矛盾不一样,解法也不一样。郭河镇创新首接首处及分层分类化解制度,针对不同矛盾分类施策,让“小事快处、难事联调、特事特办”:低风险的一般纠纷,力争现场化解;复杂的纠纷,通过联席会议“一事一议”;特殊纠纷,则整合多部门资源制定个性化方案。

  机制联动引发治理“蝴蝶效应”——依托“五级联排”与网格化“一日两巡”,郭河镇全面起底劳资债务、家庭邻里等矛盾隐患,从源头减少矛盾升级风险;建立领导干部坐班接访、机关干部户户走到下访双轨制度,统筹运用政策宣传、帮扶救济等多元手段,推动“事心双解、案结事了”;联合法院开展调解平台“三进”,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让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成为基层治理的“主力军”。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从“事后处置”到“源头预防”,郭河镇以“法警司村+”联调联动机制为抓手,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让矛盾化解在基层、平安守护在身边。今年以来,该镇累计排查登记矛盾纠纷111件,成功化解110件,化解率达99.1%。(市融媒体中心采访组 邓一凡 张曼 许亚 庄小威)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