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襄河时评

梁诗韵:柔性执法,让城市治理更温情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9日 来源:中国仙桃网

  城市管理,为民管城。近年来,市城管执法局深入贯彻“721工作法”理念,全面推行服务为先、包容审慎的“柔性执法”模式,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做到柔和沟通、柔性执法、柔情服务,让城市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全力绘就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底色。

  柔性执法传递了一种信任和温度。柔性执法在于用一种更灵活的方式去执法,也在于传递出一份宝贵的信任和教化,给予公民合法尺度内的容错空间,同时教育人们自觉主动地对失范行为纠偏改过,这种执法方式,恰恰是以一种柔性的方式传递法治的温度,以一种温润的姿态彰显法治的刚性。可以说,柔性执法非但没有损伤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反而增强了法律的使用价值,让法律以一种更有温度的方式呈现出来。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必须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硬杠杠”,法治的底线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破。但回过头来看,法治也是有温度的,从严执法并不意味着简单的“一刀切”“一罚了之”。 实际上,“轻微免罚”“首违警告”措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其法律依据可追溯到2021年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以及2023年7月15日《新行政处罚法》增加的:“首违不罚”规定。“首违不罚”是社会治理中柔性执法的鲜活案例,近年来已有不少地方将其纳入到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中,其本意是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在提升行政执法温度的同时,更好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柔性执法”重在劝导和教育,看上去显得有些佛系,这种执法需要把握情理礼仪和法律的平衡关系,实际上是对行政机关提出了更高的执法标准和要求,这与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正式施行的背景分不开。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要求各地方各部门要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力求执法要求与执法形式相统一、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那么如何提高执法质量呢?

  首先,要公开执法内容和环节,提高执法透明度。具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必须把负责的执法内容和处罚规定进行公示,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还要表明身份,记录执法全过程,重大执法更需要复核。第二,心怀群众,提升执法温度。涉及群众问题,要平衡好情和法的关系,要多站在执法对象角度思考问题,把握好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多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柔性方式执法,如对于首违轻微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以教育劝导为主;对于未查明事实经过的违法行为,要延迟处罚。第三,铁面无私,加强行政执法的力度。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和案件,则要像包公一样做到铁面无私,不折不扣执行法律法规,以震慑损害人民利益特别是危害生命安全的行为。

  执法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执法质量越高,执法过程越规范,就越能提升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对未来的预期。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