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委从严从快为受失实检举控告干部正身明誉
原标题:
澄清正名励担当
向诬告陷害亮剑,为实干担当撑腰,市纪委监委从严从快为受失实检举控告干部正身明誉——
“受到不实举报后,心里就像压着块大石头。感谢镇纪委为我及时澄清,让我卸下了思想包袱,重燃干劲斗志……”8月8日,在得到组织澄清后,胡场镇某村党支部书记马某某如释重负。
不久前,胡场镇纪委收到一封信访举报件,反映马某某通过村内渔光互补项目谋取私利等问题。镇纪委迅速行动,循着线索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核实,通过与相关人员谈话了解、调阅资料,真相浮出水面:这是一起举报人道听途说、主观臆断的失实举报,其目的是想通过施压满足个人不当诉求。
不实举报的阴影,曾让马某某在工作中束手束脚。“总觉得背后有人指指点点,干事创业的劲头都泄了一半。”他坦言。为了让担当者卸下包袱,胡场镇纪委迅速启动澄清正名程序,通报核查情况。
“经调查核实,反映马某某的问题不属实,特予以澄清正名。”胡场镇纪委书记张浩然当场宣读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函,并鼓励马某某,“希望你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干事创业。”
马某某不是个例。市纪委监委常态化开展澄清正名和查处诬告陷害工作,今年以来累计为18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不断为干部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创造良好环境,持续释放“为担当者担当”的强烈信号。
错告诬告不仅挫伤干部工作热情,更污染社会风气,破坏基层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离不开担当作为的党员干部冲锋陷阵,及时为受诬告干部澄清正名,是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关键举措。”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如何做实为担当者鼓劲的“后半篇文章”?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对信访件进行客观、公正调查核实,立足实际情况,在统筹考虑问题类型性质、影响程度范围等因素的基础上,“量体裁衣”制定实施方案,综合运用书面澄清、当面澄清、会议澄清、通报澄清等方式,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
正名只是起点,激励担当才是目的。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创新性开展“暖心回访、激励担当”活动,跟踪了解澄清对象思想动态、履职情况、工作表现以及权益保障等情况,真正为干部卸包袱、消顾虑、强信心、添动力。
为筑牢防治诬告陷害的防线,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会同组织、公安、检察、审判等机关,开展联合惩治诬告陷害行为专项行动,近期,拟对3起涉嫌诬告陷害的问题线索进行查处,严肃追究恶意举报者责任。
此外,聚焦源头治理,市纪委监委持续畅通规范信访举报渠道,通过制作宣传折册、一线走访、带案下访等,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问题,从源头预防误告、错告、诬告等情况发生。“开展澄清正名行动,是护航支点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将持续健全查诬澄清保护机制,既让诬告者付出代价,也给实干者吃下‘定心丸’,激励更多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提能善为、担当作为。”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张曼 实习生龚禹函)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