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直通车间 订单连着市场 郑场千发公司“链”上发力助农增收
10月15日,秋雨阵阵,郑场镇湖北千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烘干车间,传送带正将刚抢收不久还沾有湿气的稻谷,源源不断地送入轰鸣的烘干机中,让农户不再“看天晒谷”。
作为一家专注于粮食作物初加工与供应链服务的农业企业,3年前,千发公司落户郑场,致力于打造农产品从“田间到企业”的标准化加工链,助推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
不愁没渠道、不担心销路,渔泛村种粮大户刘临心是千发公司的老熟人。他承包了300多亩地,一直都是“种什么就送什么”。本月初,就送了一批丰收的稻谷来工厂。
“链”上发力吸引的不仅是本地种粮大户,荆州人操笑武正是相中本地种植、加工等资源优势,在徐鸳等村流转了700亩地种植小麦,连续3年,小麦熟了就直送车间。
“我们每年可收购上万吨水稻及小麦,加上8000吨黄豆等,范围覆盖全镇,辐射天门、潜江周边,仓储能力可达上万吨。”企业负责人黄涛说,郑场全域富硒,本地富硒大豆备受外地客商欢迎,尤其是走俏湖南、江西等地市场。正是源于品质,千发公司也成为国内不少知名农粮食品企业的优质原材料供应商。
主打订单式农业,千发公司运转的加工链条,一头连着田间、一头连着市场,打通“一粒豆”“一粒米”从田间到车间的顺畅通道。“昨晚刚发走40吨本地大豆到湖南,最近每天都有装车外发。”黄涛介绍,工厂收购的大豆属于初级农产品,要经过严格品控才能作为成品打包装袋。
今年上半年,公司利用空档闲时更新引进2台专业烘干设备。以一次40吨的烘干量为例,以往上料需要一个半小时,技改扩规后上料时间缩短1个小时。“镇里工业专班常上门服务,为我们解决实际需要,营商环境很暖心。”黄涛坦言,未来还要在产业链上谋增值,不断精深加工,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记者 罗婉婷 实习生 向暮雪)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