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低空经济产业悄然“飞起来”
“注意方向、高度、速度,慢慢推杆,保持稳定。”
7月22日,湖北能飞航空科技公司无人机训练场上,33岁的徐家俊正带领一组学员进行实操教学。一台无人机缓缓升空,在他的指引下完成绕桩悬停。
徐家俊家住郭河镇,曾作为学员在武汉能飞校区考取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如今是湖北能飞的一名正式教员。“以前学无人机技术要跑出去学,现在全国各地学员都到家门口来培训,仙桃低空经济发展真快。”他说。
徐家俊的身份转变,见证了仙桃低空经济“起飞”的过程。去年底,市政府与广东能飞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湖北能飞随即成立,并迅速落户仙桃低空经济产业园,成为仙桃首家低空经济应用企业。
广东能飞是国内无人机培训领域的龙头企业,成立11年来,累计培训超8万人,考试通过率高达95%。湖北能飞作为其三大核心基地之一,总投资达5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目标是打造全国最大的低空经济人才培训中心和全省最大的研学平台。
“基地业务范围辐射华中地区,是低空经济布局中的关键一环。”湖北能飞总经理吴健介绍,“仙桃空域宽松、区位优越、政策优势独特,特别是仙桃国家高新区和低空经济产业园,为企业提供了优渥的发展土壤。”
在一期项目中,培训是最核心的内容。理论加实操、小班制教学,是湖北能飞的标配。教室内,培训总负责人谢敏浩正带领学员进行理论课程讲解。“第五期300多人即将毕业,前四期共培训了1000多人。”谢敏浩介绍,教学不只是为考试,更是为上岗,必须打牢基础。
在公司展厅的“就业明星榜”上,50位毕业学员的去向信息清晰标注:有入职深圳规划设计公司,有参与水利巡检项目,还有回乡创业成立飞服企业。“榜单每月更新,既是成绩单,也是激励机制。”谢敏浩表示,公司设有学员回访制度,持续跟踪培训质量与满意度。
培训只是切入点,湖北能飞计划拓展至赛事展演、低空文旅、飞行设备检测、初试中试等多个低空经济关键领域。“根据国家部委调研,目前我国低空经济领域对无人机操控员的需求缺口约为100万人。”吴健说,希望在仙桃形成“培训—应用—制造”的闭环发展链条,做强人才和技术的双引擎。
湖北能飞“飞得好”,为仙桃发展低空经济按下“加速键”。此前,仙桃已有A1类国网通航机场,又相继建成外载荷实训基地、打造5100亩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并成立江汉低空经济研究院,正加速构建一条涵盖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过去一年,仙桃先后举行低空经济产业大会、签约30个重点项目、成立产业基金,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开发飞行汽车,构建全省首个飞行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仙桃有空域、有平台、有政策,具备形成全产业链低空经济生态的潜力。”仙桃低空经济产业园负责人表示。
眼下,多个重点项目正陆续落地见效。北京飞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为仙桃构建“数字城市底座”,推动智慧住建、低空经济平台、文旅交互等多场景融合;广州中科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仙桃合资设立无人机遥感数据运营中心,强化数字经济与AI赋能,为低空经济注入持续动力。(文/图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刘贤双)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