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融合:水乡风光变身“致富密码”
秋日的阳光洒在排湖之畔,沔阳小镇里游客如织。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其间,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吆喝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热闹的秋日乐章。“没想到这里这么美,不仅能欣赏水乡风光,还能体验传统民俗,品尝特色美食,太值了!”来自武汉的游客张先生兴奋地说。
近年来,我市充分挖掘自然和文化资源,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以排湖旅游度假区为核心,整合周边的梦里水乡、百万花海等景区景点,打造出多条特色旅游线路。在这里,游客可以春赏百花、夏戏碧水、秋品硕果、冬观花灯,一年四季都能体验到不同的乡村风情。
除了自然风光,仙桃还将传统文化融入旅游之中。沔阳皮影戏、雕花剪纸等非遗项目走进景区,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沔阳小镇的云梦春秋戏台上,伴随着铿锵的锣鼓、传统的唱腔,《赶子放养》《打金枝》等沔阳花鼓戏经典选段轮番开唱。游客们沉浸其中,细细品味。
农旅融合不仅让游客流连忘返,也让当地百姓的钱包鼓了起来。村民们纷纷开起了农家乐、民宿,售卖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排湖密塘渔村的王大爷,以前靠种地为生,收入微薄。如今,他把自家的房子改造成了民宿,旺季时一房难求,年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现在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多亏了这农旅融合的好政策。”王大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仙桃年接待游客量及旅游综合收入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乡村资源变成了旅游产品,田间地头的“风景”真正转化成了百姓口袋里的“钱景”。在仙桃,农旅融合早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作排湖的粼粼波光、小镇的烟火气息,化作村民脸上的笑容、游客心中的眷恋,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的鲜活画卷。
农产品加工:从田间到舌尖的“华丽蜕变”
凌晨五点,郭河镇的湖北宁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一条条活蹦乱跳的白鲢经过采肉、漂洗、精滤、斩拌等12道工序后,摇身一变,成了即食鱼糜、鱼丸、鱼糕等美味食品。“我们的鱼糜制品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该公司总经理卢圣兵介绍道。
仙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投入,推动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实现了农产品的“七十二变”。
除了水产品加工,仙桃的黄鳝、莲藕、蔬菜等农产品加工也颇具规模。在张沟镇,黄鳝通过深加工,开发出了调理鳝鱼丝、烧烤鳝片、鳝鱼煲仔饭等30多个产品,拥有黄鳝深加工领域的专利20项。这些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大中城市,还远销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企业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户负责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企业负责收购、加工和销售,实现了互利共赢。郭河镇官伟村的村民李家淼,以前养鱼总是担心销路问题,现在与宁通食品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再也不用担心卖鱼难了。“公司按市场价收购我们的鱼,价格稳定,收入有保障。”李家淼说。
如今,仙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农产品加工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大门。
品牌强农:擦亮仙桃农产品“金名片”
时间回溯到今年5月1日,市体育广场上人流如织,特色农产品展销会正在举行。其中,沙湖皮咸蛋展位尤为显眼,老板罗红美搬出一筐筐皮蛋、咸鸭蛋,摆上价签,不待吆喝就引来顾客相问。“用手轻轻一掂,看,有弹性的是溏心皮蛋。”她熟络地拿起一枚蛋,向顾客介绍道,“沙湖皮咸蛋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我们仙桃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响当当,买得放心。”
品牌是农产品的“身份证”,也是市场竞争的“金字招牌”。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围绕黄鳝、莲藕、大米等优势农产品,培育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仙桃黄鳝”“沙湖咸蛋”“九珠皮蛋”等品牌闻名遐迩,成为仙桃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
除此之外,我市还鼓励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允泰坊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黄鳝深加工品牌,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该公司食品经理李解表示:“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我们要不断提升品牌价值,让仙桃的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一体建设、同步发力,仙桃农产品品牌矩阵日益壮大。来自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认证绿色产品27个、地理证明商标6个(仙桃香米、沔城藕、仙桃黄鳝、张沟黄鳝、郑场豆豉、沔阳麻鸭)、农耕农品2个(仙桃香米、沔城藕),注册各类农业商标1100余件。品牌强农战略的实施,让仙桃的农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青睐的对象。一个个“金字招牌”,不仅提升了仙桃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大动力。
农旅融合、农产品加工、品牌强农,犹如三驾马车,在仙桃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并驾齐驱。它们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共同绘就了仙桃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仙桃周刊融媒体记者 刘楚辉)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