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盘机械”,只为城市更洁净
原标题:四十年“盘机械”,只为城市更洁净
——记仙桃市洗扫车水污分离回用综合处置站项目操作员任新雄
一身朴素工作服,两手紧握铁锹,11月6日上午,在仙桃市洗扫车水污分离回用综合处置站内,59岁的任新雄正专注地和同事们在车间倾倒池前快速清理落叶。秋风扫过,洗扫车吸扫路面后回收的污水中混杂着大量树叶,层层堆积在冲水栅栏上。尽管大部分工序已实现机械化,但遇到大风大雨天气,仍需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进行人工装袋搬运。
格栅、污泥搅拌机、砂浆泵、振动筛、捞砂机、初沉池泵、收集池泵——对操作间里的这些专业设备,任新雄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从最初手持铁锹铲垃圾,到驾驶推土机压实填埋垃圾,再到如今操作精密的水污分离设备,近四十年环卫生涯中,他随着城市发展和保洁设备的升级多次调整岗位,而始终不变的,是那颗“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赤诚初心。
一线铸经验,坚守护家园
这些年来,任新雄始终奋战在环卫领域一线。垃圾清运、垃圾场清理、中转站管理等艰苦岗位上,总有他不畏严寒酷暑、风雨无阻的身影。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清扫力求彻底、清运确保规范、管理做到有序,用细致入微的工作为城市整洁与宜居环境筑牢基础。
时间回溯到八年前的一个酷暑天。彼时,全市垃圾处理仍采用集中填埋方式,三名工作人员轮班操作推土机、挖掘机、压实机,将各处运来的垃圾推平、压实。任新雄正是其中一员。
“从早六点到晚上七八点,除了吃饭,整天都在车里。”任新雄回忆,他驾驶推土机有20多个年头,从最早在小寺垸,到后来的填埋场,时间都在机械的轰鸣声中悄然流逝。天气炎热是最难熬的,长时间处在烈日之下,一上车浑身都被汗湿透,没有一处是干的。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么多年,他一直在“盘机械”。开得久了,车子哪里有些小毛病,他一看就明白,简单的修修补补不在话下。后来,仙桃循环经济产业园焚烧发电项目启动,垃圾采用焚烧发电方式处理,他这才离开机械车辆驾驶岗位。转战至焚烧发电项目的垃圾称重环节,负责监泵工作。
2023年,新一代洗扫车投入使用,通过吸扫、冲洗等方式来清洗城市路面,大大提高了道路清洁效率和洁净度。然而洗扫后车厢内的积存污水、泥渣等不可直接排放,需经过专业处理达到环保标准。为此,洗扫车水污分离回用综合处置站项目启动建设,专门用于该类车辆内污泥的分类处理。
作为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重任再次落到任新雄肩上。
智解新难题,创新提效能
“设备最初只能进行简单的泥和水的分离。”在泥水分离车间,任新雄指着冲水设备介绍,该套设备试用期间,他和同事们发现倾倒的污泥中往往混有大量树叶,如果能把树叶全部分离出来,用于焚烧发电,就能实现资源化利用。
随后,在他的积极建议下,厂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一条冲水线。通过高压冲水将树叶和污泥分离,产生的污水抽到沉砂池,经药物沉淀使得污泥和水分层,随后污泥压饼运走,处理后的清水则循环利用,再用于冲洗未经处理的污泥。
如今,项目部计划再次升级改造,任新雄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以将树叶传输带进口宽度提高20公分,扩大输送空间,进一步提升处理效率。
从项目初建到如今的扩建升级,任新雄不仅熟练地操作设备,更用心总结规律,根据实际应用思考优化方案,在他的建议下,洗扫车水污分离设备不断改造升级,不仅实现了污水日产日清、回用节约50%新鲜水,还将污泥含水率控制在80%以下,通过固废分类处理实现减量化与无害化,彻底解决了污水倾倒难题。
深耕环境卫生领域近四十载,任新雄亲历了城市环卫工作从“人拉肩扛”到“机械化作业”的提质升级,见证了垃圾治理向着绿色循环发展的深刻转变。作为这一历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始终以实干与坚守诠释着敬业精神,成为同事们交口称赞的先进个人。
如今,已近退休之年的任新雄,依然保持着对工作的满腔热忱。他说:“还能干,就得干,看着城市越来越干净,设备越来越先进,我心里高兴。只要身体允许,就会一直坚持下去。”(仙桃周刊融媒体记者 邓律)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