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奔忙“双十一”
“双十一”刚刚落下帷幕,快递量迎来爆发式增长,快递员们也迎来最繁忙的工作时刻。
穿梭在大街小巷,他们一个人、一辆车、一部手机,日复一日地装卸货物、扫码派件,风雨无阻、披星戴月,只为确保每一件包裹能够及时、安全地送达收件人手中。对他们而言,每一个包裹都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每一次递送都践行着责任和承诺。
快递员“陈小哥”:
多片区灵活补位 细致投递赢信任
11月10日9点20分左右,中通快递员陈宇载满整整一个车厢包裹,从干河路的公司分拣中心稳稳驶出,开往派件小区。不到半小时,电动三轮车抵达刘口社区居民小组,陈宇利落地拿出手机,拨通电话、拍照上传、完成投递,一连串动作熟练流畅,将一个个快递包裹准确地送到居民们的家中。
“现在每天送600多单,快递量随着双十一活动一波接着一波,呈波浪式上涨。”陈宇介绍,10月20日以来,城区不同区域的快递投递量增加了40%-80%不等,大家都忙得脚不点地。
陈宇属于机动性快递员,所负责的区域不固定,小组内的其他10人轮流休息时,他就要顶上空缺。别的快递员或许只要熟悉一个片区的路线和客户,但对他来说,却要对10个甚至更多的片区了如指掌。
“虽然每天要跑的区域不同,快递量也增加,但工作目标和想法都是一致的,就是一定要尽快、准确地把快递送出去。”陈宇说。
从事快递行业已有12年的他,几乎跑遍了城区每个角落,对路线极为熟悉,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手。他介绍,派件看似基础,但也要讲窍门、有记性,临街门店、社区村组、大型小区等处居民在家时间各不相同,有的门店要等老板开门再送,有的客户经常要求存放邻居家,还有的居民最近一直要求放驿站等等,这些细节,他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在每天2趟分拣包裹时,他便已规划好路线,打好“腹稿”,按照顺序摆放货物,保证效率最大化。
陈宇的微信名叫“中通快递陈小哥”,多年未变。有不少居民经常收到他的微信消息,一张包裹照片附带一句递送消息:“快递放在收发室第二层架子上”或者“包裹放在邻居爹爹家里了”。
今年10月份开始,公司要求部分电商平台的包裹派件时要全部拍照,快递员们需要在公司系统平台上传面单照片和存放位置2张照片,流程步骤多了,配送时间也稍有影响。但陈宇不觉得麻烦,“这样做很有好处,不仅我们送得踏实,客户收件也安心。时间上我们快递员多跑两步、赶一下,都不是问题。”
凭借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丰富经验,他也积累了许多老客户。当天晚上7点,送完所有快递包裹后,他又专程跑了2处做服装电商的老客户那里收件,一直忙碌到8点多才收工,紧接着就去接读初中的孩子放学。
虽然从早到晚连轴转,但陈宇却感到充实而坚定:“要把快递包裹完整、及时、安全地送到客户手中。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收入,更好地照顾孩子们。”
快递员“刘师傅”:
细心分送 热诚待人
11月10日15时许,位于叶王路的圆通、申通公司分拣中心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大大小小的包裹从货车上卸下,经过分拣,又被整齐地装上一辆辆印着“仙桃快递”的电动三轮车,即将发往城区各个角落。
“有的放驿站,有的必须送家里。”快递员刘义祥一边说,一边熟练地将包裹按街巷顺序整齐地码进车厢,动作麻利干练。“我们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装货的时候就分门别类,这样提前整理好,能让接下来的派送工作少走弯路,效率更高。”
他所负责的区域包括复州花园、大洪路西等地段,除了2个快递驿站外,更多的是位于巷弄里的住户,他需要走街穿巷地辨认门牌,准确地把快递亲手交到居民手中。
“这几天每天要送七八百单,跑两趟车,经常送到晚上7点多,最晚一次8点半过了才送完。”刘义祥说,自换季天气转凉以来,快递量明显增加,相比之前多了约四成。他从早上7点开始忙碌,中午几乎顾不上休息,分秒必争地处理,加班加点也要把手中包裹送完。为了确保电力充足,他准备了两组电瓶,上下午各用一组,确保快递每日零积压,都能够顺利送达。
“最近大件包裹特别多,看上去有很多米、油、洗衣液等重物,送起来确实费劲一些。”尽管辛苦,刘义祥总是愿意多走几步,把重物帮居民们搬进家里、放到顺手的位置。
这份细心和热忱,也赢得了居民的信任。谁家有东西要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大家都说他“负责、热心”,从他手里寄出的包裹从没损坏过。
“眼下‘双十一’还不算最忙,每年到了12月下旬年货节才是真正的高峰。”刘义祥按照往年情况预估,到那时他的区域每天得送千余单,耗时更长,挑战也更大。
除了快递量增加、卸货时间拉长,天气也逐渐寒冷,若再碰上雨天,路况复杂,派送难免延迟。“偶尔会有投诉,但解释清楚,大家也都能理解。”他说。遇到各种突发状况,他也会根据情况耐心处理,尽力让客户满意。
从分拣中心出发,穿梭于纵横交错的街巷,把每一个包裹准确送达——这样的日子,刘义祥已经坚持了十二年。十二载寒暑,酸甜苦辣尽在心中,而他面对居民时,始终笑容热络,步履不停。(仙桃周刊融媒体记者 邓律)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